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在全面开展植物检疫、农业、生物、物理器械防治的同时,科学、经济、安全、有效的使用化学防治,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化学防治法对病虫作用快、效果好,便于大面积生产使用,均易广泛地为蚕农所接受.尤其近年重视加强了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对控制桑树病虫发生危害获得显著成效.但因蚕农长期习惯依赖农药治虫的观念,"见虫用药,单一防治"致使不合理大量用药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影响了化学防治在桑保工作中优越性的发挥,成为当前生产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山东省桑树病虫化学防治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3.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分布全国主要蚕区。多年来,山东省广大蚕区常受害成灾,据山东省丝绸公司1983年12期《茧丝绸情况报道》,因桑树受害年减产蚕茧达40多万公斤,成为全国有名的蟥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将5令起蚕经3.5天后进行绝食处理(绝食区),5令起蚕摄食时间仅限于每天6小时的饲育(减食区),定量调查蚕儿及绢丝腺的成长,后部丝腺中核酸含量的变化和蚕茧产量。蚕儿的成长体重和后部丝腺,减食区的成长速度大致是对照区的一半,绝食区从开始绝食后便停止生长,重量减少。前、中部丝腺的干物重和按照比例丝液的积蓄比蚕儿生长显著的低。但绝食区的蚕儿绝食后,能暂时地继续增加重量。后部丝腺DNA的增加,每日减量饲育没受到明显地影响;但绝食区却造成了DNA量的减少。关于RNA的积蓄,减食区的最大量约是对照区的70%。绝食区绝食后RNA立刻急速地降低。绝食区减食区的茧质明显地低劣,平均后部丝腺RNA茧丝生成放率大约不到对照区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自1981年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成立后,实行贸工农、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和经营的实体化体制,茧、丝、绸生产和出口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90年代初开始,实行工作重点转移,从过去的单纯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改过去的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基础管理.一方面引入工业管理机制,使蚕茧生产、收烘各环节的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基础管理诸方面均逐步纳入了标准化管理轨道.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收到明显效果,蚕茧质量在全国已处于领先水平.蚕茧生产走上了"高产、优质、高效"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桑天牛(Apriona japonica Thomson)是危害桑树枝干的重要害虫,近年在我省各蚕区普遍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影响着桑园的产量及养蚕生产.为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掌握关键用药时期与种类,以确保桑园高产稳产,我们于1984~1986年在潍坊、烟台、青州等地对桑天牛的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药剂防治试验.一、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7.
8.
<正> 历年四月至五月为晚霜害的警戒期,与各种农作物有关的部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难以把受害限制到最小限度.特别最近气候反常,连续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自然灾害,使农作物道到严重为害的例子很多.去年5月31日的晚霜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是在山丘地带的大部分蚕区春蚕收蚁刚结束出现的.当时生长良好的新梢已开放15片叶,但一夜之间整个桑园变为一片乌黑,其残酷的场面难以用言语形容.  相似文献   
9.
<正> 虽适当的肥培管理及伐条收获法能期待着桑园效率的提高,但本县应用地膜复盖栽培是提高效率的主要因素。县蚕丝试验场于1968年着手研究,1978年取得成果,经县蚕业技术普及会议审议,定为普及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