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遵义市蚕茧生产单产低茧质差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0,20(3):46-47
遵义市是贵州省蚕茧生产区,蚕桑生产分布于12个县市的132个乡镇,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0%。全市现有桑园面积6666.7公顷,投产桑园3333.3公顷。1997年全市发种56702张,产茧1208.9吨,平均单产21.3公斤。1998年全市发种68920张,产茧1419.7吨,平均单产20.6公斤。1999年全市发种69550张,产茧1505.7吨,平均单产21.6公斤。鲜茧茧层率平均在21%左右。按1999年投产桑园3333.3公顷计,全年公顷桑产茧仅451.5公斤,公顷桑产值仅6300元…  相似文献   
2.
利用杂交桑杂交优势强,扦插生根力强,易成活的特点.采用杂交桑嫁接扦插繁育桑苗,具有繁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的特点,是改造杂交桑,就地繁殖良桑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尤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29-2929,3030
试验研究了雄蛾冷藏对其交配能力及蚕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蛾低温冷藏保存,能有效抑制雄蛾兴奋振翅,保持雄蛾体力和新鲜度,防止落地蛾的发生,杜绝品种混杂而造成的雄蛾损失,交配中能有效减少散对次数,减少巡散对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蚕卵不受精卵率,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4.
杂交桑芽片贴接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尤海  董有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18-5419
[目的]就地繁育良桑,增加良桑苗供给。[方法]利用杂交桑杂交优势强、扦插生根力强、易成活的特点,以杂交桑为砧木进行杂交桑"芽片贴接"扦插试验,并与"倒袋接"繁殖良桑苗相比较。[结果]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生长期内,与"倒袋接"相比,杂交桑"芽片贴接"成活率高14%,年生长平均条长、平均围度分别长30和0.9 cm,芽片与接穗削口结合紧密,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嫁接易成活;生根后能及时供给嫁接芽营养,有利于嫁接芽生长;插穗根系发达,苗木生长旺盛。[结论]杂交桑"芽片贴接"扦插繁殖良桑苗具有繁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罗尤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89-3889,3891
分析了平附种改制散卵种胶着卵产生的原因,发现脱酸水温和浸酸水温温差过大、盐比后脱盐不充分、脱水晾干不及时是造成胶着卵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对不同程度胶着卵的实用孵化率进行调查,研究蚕卵胶着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保存的我国家蚕地方品种"三眠白卵"(编号19-340),其卵色为浅褐色白卵,幼虫低度油蚕,成虫复眼为黑色.采用卵色正常型黑卵系统,白卵标志基因w-2、w-3等的遗传系统与其进行杂交,对19-340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浅褐色白卵为家蚕第三白卵(w-3:10-19.6)基因的等位点突变.将其命名为chinese white egg 3,基因符号为w-3c.首次从我国家蚕地方种中发现第3白卵基因座自然突变.  相似文献   
7.
科普蚕饲养的意义与在中小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饲养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丝绸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丝绸之路的背景不再是沙漠和骆驼,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基因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8.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保存的我国家蚕地方品种"三眠白卵"(编号19-340),其卵色为浅褐色白卵,幼虫低度油蚕,成虫复眼为黑色.采用卵色正常型黑卵系统,白卵标志基因w-2、w-3等的遗传系统与其进行杂交,对19-340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浅褐色白卵为家蚕第三白卵(w-310-19.6)基因的等位点突变.将其命名为chinese white egg 3,基因符号为w-3c.首次从我国家蚕地方种中发现第3白卵基因座自然突变.  相似文献   
9.
<正>雄蛾的合理保护对提高蚕种品质,增加产卵数量关系很大。在生产中由于品种、环境条件的不同,对交品种出蛾时间有一定差异,一般雄蛾比雌蛾早出,且量多;同时为了保证每天雌蛾有对交雄蛾交配,雄蛾保管显得至关重要。生产中对多余未交雄蛾、一交雄蛾、二交雄蛾通常放于贮桑室保管,但由于春蚕及中秋蚕制种期往往正值高温,贮桑室的温度常高于20℃,有时达23℃以上,致  相似文献   
10.
罗尤海  宋卫 《蚕学通讯》2005,25(2):23-24
杂交桑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成熟早,发芽势强.如何利用杂交桑生长发育快,当年栽桑当年见效的有利因素,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资源向养殖业转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益,2003年由湄潭县蚕桑局牵头,我们在湄潭县抄乐乡落花屯村开展了高密度杂交桑栽培及养蚕的示范工作.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