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牛肉消费总量逐步增长,而肉牛养殖尤其是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和适应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是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朝阳产业,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施肥的增产效果依次为施氟>施钾>施磷.氮、钾肥的施用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品质的影响明显.综合各处理的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最佳施肥方案为N 8kg/667m2,P2O54kg/667m2,K2O3 kg/667m2.  相似文献   
4.
1997-2000年对多花黑麦草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引种及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经品比试验表明,阿倍德黑麦草生长势好,分蘖能力强,产草量最高,达6 710.29kg/667m2,生产及科研利用价值较高,经提纯复壮,定向培育,获得高产优质新品系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该品系农艺性状稳定,生产性能突出,种子产量稳定在50kg/667m2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饲喂奶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推广应用,2004-2005年进行了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饲喂奶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补喂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能极显著提高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增加,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以及干物质含量变化不大,乳脂量显著增加,乳蛋白量极显著增加,体细胞数显著下降.在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相同的条件下用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替代青贮玉米,不会降低乳脂率和产奶量.在奶牛日粮中大量使用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贵州草山草坡草资源的基本概况,分析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利用这种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1-2004年在贵州海拔650~2220m不同区域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抗逆性等进行了3年的综合评比观测,测定结果表明: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新品系在4个试点种植均表现较强的适应性.从播种到种子成熟需要234~239d,生育期内生长旺盛,无严重病虫害发生;鲜草产量平均为4 963.6kg/667m2,比对照增产17.8%.  相似文献   
8.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种子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技术、提高其种子产量,2001-2003年按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N、P、K为肥料试验因子,进行了种子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N为51.5kg/hm2、P2O5为225kg/hm2、kzO为200kg/hm2的组合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高种子产量为1011.8kg/hm2.  相似文献   
9.
关于贵州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贵州建成生态畜牧业大省,这为发展草地畜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发展草地畜牧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是退耕还林还草,治理生态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  相似文献   
10.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是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和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以美国引进的阿倍德多花黑麦草为基础,从种子繁殖群体中选择典型的、优良的植株.混合播种,反复选择、改良而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系,全生育期235d左右,品比试验鲜草产量迭6710.29kg/667m2.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鲜草产量达4 963.6kg/667m2,初花期株高130~150 cm,孕穗期株高80~120 cm,分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快,叶量大,叶片长25~37 cm,叶宽1~1.5 cm;抗病性强、草质柔嫩、牲畜适口性好、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特别适宜黔中地区种植,是发展种草养畜业的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