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羔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6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湖羊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脂肪酸钙(对照组)、丙酸组、丁酸组。试验包括预试期7d和正试期42d,正试期末每组随机选择3只试验羊进行屠宰,测定肌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眼肌的48h滴水损失显著高于丙酸组和丁酸组(P0.05);眼肌pH、肌肉色度皆以丁酸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眼肌的剪切力和熟肉率在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腿肌的测试结果表明,48h滴水损失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它理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丁酸组脂肪酸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2~3月龄湖羊羔羊眼肌的48h滴水损失、pH、色度来改善羔羊眼肌的肉品质,但对于腿肌的理化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细菌发酵和群体结构的影响。以3头瘤胃瘘管奶牛提供瘤胃液,对照(A)组底物含5%脂肪酸钙,试验组培养底物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1.5%、1.0%、0.5%和1.5%(B组),1.5%、1.0%、1.5%和1.0%(C组),1.0%、1.5%、1.5%和0.5%(D组)以及1.5%、0.5%、0.5%和1.0%(E组)。在培养后0、3、6、12、18、24 h采集培养液,测定p H、氨氮浓度和瘤胃细菌含量。结果表明:1)培养液p H在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培养液氨氮浓度显著高于B、D组(P0.05)。2)除白色瘤胃球菌,其他菌属含量在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琥珀酸拟杆菌、生黄瘤胃球菌、蛋白溶解梭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含量在B组较高;C组溶纤维丁酸弧菌、埃氏巨球菌、降解淀粉瘤胃球菌以及瘤胃总细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培养液埃氏巨球菌含量最高,为优势菌。综合得出,脂肪酸组合对瘤胃总细菌和大部分细菌种属含量有显著影响,这与发酵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长链脂肪酸对山羊瘤胃原虫群体结构和原虫吞噬细菌循环的影响。试验选取6种不同不饱和度的长链脂肪酸[分别为硬脂酸(A组)、油酸(B组)、亚油酸(C组)、α-亚麻油酸(D组)、花生四烯酸(E组)、二十碳五烯酸(F组),不饱和键个数从0~5依次递增],各脂肪酸的添加水平为底物的3%,进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养10 h后测定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在体外培养24 h后测定细菌、原虫密度以及细菌蛋白质、原虫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除F组头毛虫属(Ophryoscolecinae)比例显著高于B和D组(P0.05)外,不同长链脂肪酸的添加对原虫中厚毛虫属(Dasytricharuminantium)、内纤毛虫属(Entodinium)、双毛虫属(Diplodiniinae)、等毛虫属(Isotrichidae)、前毛虫属(Epidinium)比例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原虫密度以A组最高,并显著高于B组(P0.05);细菌密度以D组最高,并显著高于A、B、E、F组(P0.05)。原虫吞噬细菌速率A~F组依次为244.50、236.51、229.60、189.04、200.51、174.24 cells/(cell·h);另外,以D组的细菌周转率(0.68%)最低,且其细菌周转时间(146.92 h)最长。所估算的细菌蛋白质循环量以D[126.75 mg/(d·头)]和F组[131.63 mg/(d·头)]相对较低。因此,在本试验基础上认为,体外培养条件下α-亚麻油酸抑制山羊瘤胃原虫吞噬细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