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取食不同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食不同杨树的光肩星天牛幼虫,其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具有明显差异,其变化趋势基本与6种杨树的抗虫性程度呈负相关.动力学研究表明:羧酸酯酶的活力随杨树的抗虫性而异,高抗的毛白杨随着取食时间增长,羧酸酯酶活力逐渐下降.取食后的前10 d,羧酸酯酶活力的变化主要由酶分子变构引起;10 d以后,则是由酶分子数量变化引起,感虫的加杨,随着取食时间的增长,羧酸酯酶的活力逐渐上升,其变化主要是由于羧酸酯酶的数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可作为多种农业害虫的真菌杀虫剂。研究测定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0菌株的营养生长、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时该菌株营养生长最好,孢子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在此温度下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力也最强;相对湿度为95%~100%时菌株的营养生长最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孢子萌发速度、萌发率也增高,相对湿度100%时达到最高,此时被该菌株感染的桑天牛幼虫的死亡速度快,死亡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的致病机制,探讨了球孢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解毒酶系的影响,对用球孢白僵菌处理后不同时间桑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上述3种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出先刺激后抑制的作用;而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则呈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再激活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桑天牛幼虫血淋巴对球孢白僵菌的防御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球孢白僵菌侵入后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的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对照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基本稳定,而接种白僵菌分生孢子对桑天牛幼虫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接种第1天,感染昆虫血细胞总数与对照差异不大;1天后,血细胞总数逐渐上升,显著高于对照;至2.5天达到最高值.接种2.5天后处理虫体内的血细胞总数开始下降,并逐渐降至较低水平.被感染虫体血淋巴中的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表现出类似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