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988年晚秋蚕期,我们曾以桑树八品种[P_8、C_(01)、C_7、P_2、C_2、P_1,新一之濑、桐乡青(对照)]作饲料,对原蚕(781、782、苏_3、苏_4)进行了一次“秋壮蚕五岑一日育饲料效率鉴定”,初步结果:从体重饲料效率,体质转换效率、结茧率、蚕层量、蚕层率、蛹体量等六项指标看,原蚕781、782、苏_5、苏_6四品种,以选用桑品种C_2、C_(01)、新一之濑,C_7等饲育成绩较好。[详见《蚕学通讯》1988(4)]。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从国内外九个优良品种中,筛选出人工三倍体桑嘉陵16号(华渝1号),该品种经多年开展的桑树品种型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桑叶产量、叶质、抗性等项目观察和比较试验,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超过桐乡青,并克服了重庆常年夏秋出现40℃左右高温伏旱时间长,桑叶产量和质量低劣,桑叶硬化率高、利用率低、蚕业经济效益差的弱点。该品种适宜四川重庆生态条件栽培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人工三倍体优良桑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_6×C_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种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