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客观评价北京市兽医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水平,2021年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10家区级兽医实验室和7家非洲猪瘟第三方授权实验室开展了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比对试验,并利用箱线图、稳健统计Z比分数、尧敦图等统计方法,对各实验室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家兽医实验室(含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有17家检测结果正确,只有1家实验室的1份盲样检测结果不合格,但部分实验室仍存在检测结果预警情况。建议各实验室持续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畜禽屠宰行业一头连着养殖业,一头连着肉品消费市场,既与养殖业息息相关,又与工商业密不可分,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调整产业结构的连接器和转化器,是肉类产品生产的关键,是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民生行业。为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的管理,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提高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本调查通过梳理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农业农村部网站、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和信息,结合走访座谈和调查问卷形式的基层调研,阐述我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基础,从行业结构、行业生产和销售、行业管理方面分析我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行业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3型(PCV3)在北京市不同区县猪场中的流行情况,研究建立PCR检测方法,对来自北京市8个区县56个养殖场的117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部分ORF2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V3总体阳性率为1.0%(12/1177),猪场阳性率为8.9%(5/56)。对PCV3阳性样本进行ORF2基因测序及同源性比对,共测得12株PCV3 ORF2全长基因序列,其中包括6株不同的ORF2全长基因序列。结果显示,该6株序列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7%~99.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7.2%~100%;与参考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0%~99.5%,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2.1%~100.0%;进化树显示北京毒株属于PCV3b基因型。试验表明,PCV3在北京多个猪场呈现一定的流行趋势,流行毒株以PCV3b基因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3月,北京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病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耳朵发绀、体温升高、进食减少、眼结膜发炎等临床症状。通过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结合病原学方法,对该猪场病死仔猪检测分析。大体剖检结果显示肺脏干酪样变,肾脏肿大,淋巴结呈黑红色;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仔猪肺脏严重出血,肠道大面积坏死。PCR检测PRRSV和大肠杆菌阳性。综合诊断该猪场混合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致病性大肠杆菌,从而导致严重的出血性肺炎和坏死性肠炎,引起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5.
为普及动物福利理念,初步探索动物福利对动物疫病的影响,在北京市房山、怀柔、平谷、大兴、密云、昌平、延庆等7个区,采用问卷调查和生物学统计方法,对部分猪、牛、鸡规模养殖场,从养殖饲喂、畜舍环境、疾病防控、畜禽行为、人畜关系5个方面,综合判定其动物福利等级,同时调查统计各规模养殖场常见疫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分析动物福利水平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猪、牛、鸡规模养殖场福利分数与发病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73、-0.58;猪、鸡规模养殖场中,福利等级合格与不合格的疫病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提高畜禽养殖场的福利水平,可显著降低动物发病率,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北京市种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21年从9个区27个种鸡场采集的2 660份血清和2 660份蛋液样品分别进行了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市种鸡场的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个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33.83%和1.54%,真实阳性率分别为34.53%(95%CI:32.72%~36.33%)和1.57%(95%CI:1.10%~2.05%);群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81.48%和29.63%,真实阳性率分别为83.14%和30.23%。除第四季度未检出REV抗体阳性外,其他季度均检出这2种病原,其中第三季度ALV个体阳性率最高(4.86%),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季度REV个体阳性率最高(85.40%),不同季度间的REV个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祖代群和父母代群均检出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个体,且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北京市种鸡场REV和ALV分布广泛,感染较严重,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弓形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方法,以弓形虫高度重复性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合成2组引物,对引物组进行比对和反应条件优化,确定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在62℃50 min内对弓形虫的检测灵敏度为1 copies/μL,灵敏度高于行业标准(NY/T 573—2022),且优于市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与血吸虫、猫弓首蛔虫、犬巴贝斯虫、犬新孢子虫、钩端螺旋体均无交叉反应。应用LAMP荧光方法检测已知背景信息的200份弓形虫临床样品,检出阳性样品10份,阴性样品190份,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仪器设备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于在兽医实验室及动物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对猫科动物危害较大,病毒VP2基因在决定其抗原性和宿主范围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FPV的流行状况及其VP2基因遗传变异和进化方向,本研究对北京地区宠物医院疑似感染FPV的猫采样,共采集到16份粪便样品;对FPV VP2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得到12条长度1 755 bp的VP2序列;利用软件将获得的VP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流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2条VP2序列均属于G1基因群,与参考株M38246相比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北京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