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春×群丰和春华×秋实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于近年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春用新品种。为了解其在诸暨地区的生产和经济性状,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2年晚秋期和2003年春期进行了农村小区对比试养调查和小面积示范推广,现把有关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家蚕品种新潮×钱江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1对夏秋用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摸索其是否适应本市农村大面积推广饲养.于2005年中秋期在诸暨市街亭镇进行了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的饲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祝赛儿 《中国蚕业》2006,27(4):34-35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治疗药剂,只能预防为主。浙江省已形成了“三控一严”(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和严格管理)的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全省建立了严格的预知检查体系。预知检查是对原蚕饲育前的外界因子(蚕室周围环境、桑园昆虫等)和原蚕饲育过程中(迟眠蚕、苗末蛾等)进行微粒子病检查。它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和原蚕生产中微粒子孢子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制定防微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等。由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预知检查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4.
一代杂交种菁松×皓月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并于1982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春用品种.诸暨市从1983年开始引进饲养,20年来从少到多,至今仍是当家品种,特别是近3年中饲养率均在80%以上.该对品种每年为农民增收、丝绸工业增效、外贸出口创汇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内众多蚕品种市场竞争中,菁松×皓月这对品种在本市乃至其他主蚕区为何久盛不衰,至今其它品种也无法替代?对此,笔者作了一些粗浅分析,现把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微滴灌技术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滴灌技术应用于桑园,解决山地、坡地、易旱桑树的灌溉难题,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比浇灌节水50%~60%,桑树夏、秋叶增收28.5%,直接经济收益增加20%以上,可节约能源和人工费25%左右;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灌水,可减少肥水流失增加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诸暨市春、夏和秋蚕期均饲养杭7×杭8、浙蕾×春晓和菁松×皓月等春用品种具有较长历史,春种秋养也有20余年时间.春用品种具有蚕体较大,食桑较多,茧形较大.单产较高和一茧丝长较长等优势,为稳定发展诸暨蚕桑生产和茧丝绸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桑园杂草群落的演变与除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赛儿 《中国蚕业》2007,28(1):28-29
桑园杂草与桑树争肥争水,使桑园树势衰败而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除草是桑园管理中普遍而繁重的工作难题。为此,笔者根据诸暨市桑园杂草近20年来的群落分布与演变以及杂草防除的实践,提出全年杂草防除策略和省力、高效的杂草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8.
家蚕品种新潮×钱江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1对夏秋用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摸索其是否适应本市农村大面积推广饲养。于2005年中秋期在诸暨市街亭镇进行了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的饲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供试品种与试验设区1.1供试品种试验蚕品种新潮×钱江各2张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蚕品种白玉×秋丰由诸暨市金阳蚕种场提供。1.2试验设区共设2个试养点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设在街亭镇金田村马革灿户,桑园基础及饲养技术都比较好,小蚕在蚕室内饲养,大蚕全部采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的生产性状与应用价值,为扩大推广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在绍兴市农业局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于2006年春期进行了该品种的农村试养,现把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养蚕布局是指一年中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以及各期蚕饲养多少蚕种。这既是一个经营管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目前浙江省养蚕布局的主要形式有5期布局,4期布局和3期布局。其主要的差别在于秋蚕饲养次数的多少。毫无疑问,1年5期布局对桑叶的利用率最高,但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