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方猪种的杂交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方猪种的遗传优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它与外国猪种的遗传差异较大,因此与外国猪种杂交时,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二是它拥有较多的特异遗传特性,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丰富遗传资源。前者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已经广为利用,一直在开展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保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荣昌猪相同方向的纯繁选育及导血选育的试验结果.事实证明,只要目标明确,保种与选育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并不对抗.通过分析还发现了荣昌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另一新的有效途径,即荣昌猪♂×(丹麦长白猪♂×荣昌猪♀)♀的导入杂交(含外血25%)选育模式.引入适当的外血选育的目的是为保存荣昌猪的优点(如肉质好等),改正其缺点(如生长慢等).选育结果表明,其生产比较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瘦肉型要求,现阶段瘦肉率(瘦肉率既是荣昌猪的保种性状,也是选育提高的性状)已达52.63%.  相似文献   
3.
<正> 畜禽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主要包括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 遗传参数是畜禽品种的重要种性指标。各畜禽种、各品种和各种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畜群,其遗传参数均不尽相同,各有其特点。 遗传参数是畜禽育种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方猪种应该加强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志廉 《猪业科学》2008,25(6):96-97
1 利用是家畜保种的有力保证 家畜除了少数畜种如牦牛、驯鹿、骆驼等以外,其保种的生态价值就不如野生生物那么大,取而代之的是它的生产价值.家畜保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家畜品种是先辈劳动人民辛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盛志廉 《猪业科学》2008,25(9):98-98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猪的存栏数和猪肉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还是一个养猪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所以选择猪肉为主要肉食是非常有道理的。一方面是因为在一个小农经济的农业大国里,猪是最适合农牧结合的家畜。猪粪尿量多质优,是农家可以自制的优质肥料;猪饲料可以大量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国际会议(WorldCongress on Genetic Applied to LivestockProduction)是一个国际学术性会议。首届会议是于197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我国没有派人参加。第二届会议于1982年10月4—8日仍在马德里举行,中国农学会派笔者两人参加。本届与会者共有466名学者,大部分来自西欧、北美和大洋洲,远东地区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学者,  相似文献   
7.
盛志廉:家畜保种必须挖掘、评估、保护、利用全面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种并不是单纯保护遗传多样性,在保的同时还需要挖掘、评估和开发利用.搜索发现一些尚未认识其重要性的品种,在我国还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复杂,有一些偏远地区,存在一些鲜为人知的奇特品种,亟待我们去发现.还有一些平时不受重视的品种,却存在一些未为人知的内在珍贵特性,也需要去发掘.至于各品种的内在特性,如特异抗病能力、特殊生理活动、特别的代谢类型等,都有待我们去探究.只有发掘工作做得细致周到,保护2作才能全面完整.  相似文献   
8.
盛志廉 《猪业科学》2010,27(6):58-58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存栏量和消费量都居世界首位,是唯一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大国; 是养猪业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国家;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草原红牛是分布于吉林,河北、内蒙古的一个肉乳兼用型品种。在终年放牧,仅冬季补饲干草500—2500公斤、青贮1000—1500公斤、精料300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育种的新范例——苏太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志廉 《养猪》2002,(1):27-28
1 前言育种的范围很广 ,从日常的选种选配、杂交利用、直到培育新的种群 (品系、品种 ) ,都是育种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狭义的育种工作 ,即培育新的种群。建国以来 ,国内在猪育种方面做过大量工作 ,五六十年代曾经“遍地开花”培育新品种 ,育成了哈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汉中白猪、温州白猪等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以苏联大白猪为改良原种 ,以改良我国地方品种为目的 ,旨在增多优良种母猪数量 ;育种方法大多是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级进杂交两代 (新淮猪例外 ) ,然后横交固定。70年代开始培育瘦肉型猪 ,育成了以三江白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