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猪丹毒病在我国各地常有发生,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控制猪丹毒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接种,多年来猪丹毒活疫苗对预防猪丹毒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厂多年一直按《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要求,采用肉肝胃膜消化汤加裂解血球全血培养菌液,但随着饲料业的发展和快速养猪法的推广,致使生产用培养基的主要原料一猪胃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来,禽大肠杆菌病已上升为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生及流行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可以引起家禽的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和全眼炎等一系列病变。死亡率较高,常给规模化的养禽场和专业户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普遍存在,从而使禽大肠杆菌病的控制成为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1 富道传染性支气管炎(麻株型)弱毒疫苗 本疫苗是采用抗原谱最广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asachusetts血清型弱毒株,与稳定剂一起冻干而成.其毒力相当于H120毒株.其用于健康鸡只的免疫接种以预防呼吸道型、肾型、生殖道型、肠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2007年10月7日,黑龙江省某鸭场饲养的5000只麻鸭发病,在最初的3~5d,只是出现零星病例,3d后出现大批病鸭,并且陆续出现死亡,用青霉素、安痛定治疗,不见效果,后经确诊为鸭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使用鸭瘟高免血清及对巴氏杆菌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并对鸭场进行全面消毒,  相似文献   
5.
在猪丹毒活疫苗生产中,笔者用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控制猪丹毒杆菌培养液的pH值变化,同时设同条件,不调pH值组。用3种不同工艺分别生产3批制苗菌液。用活菌涂布计数法对9批菌液进行了活菌数比较,调节pH值的两组,菌液浓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用氨水溶液控制培养基的pH值较优于用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培养基的pH值。将两种增菌方法制备6批菌液制成疫苗,经质量检验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6.
在猪丹毒活疫苗生产中,笔者用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控制猪丹毒杆菌培养液的pH值变化,同时设同条件,不调pH值组.用3种不同工艺分别生产3批制苗菌液.用活菌涂布计数法对9批菌液进行了活菌数比较,调节pH值的两组,菌液浓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用氨水溶液控制培养基的pH值较优于用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培养基的pH值.将两种增菌方法制备6批菌液制成疫苗,经质量检验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免疫接种强度的不断提高,急性、典型猪瘟的症状已大大减少,成年猪的发病率已不高,疫情较缓和。但仔猪慢性猪瘟在一些地区和猪场时有发生,以温和型或无症状为主。其病理变化也由以前的广泛性、弥漫性出血转化为病理变化不明显。造成这种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对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制苗菌液中外毒素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并将该制苗菌液按《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以下简称《规程》)[1]方法制成A型产气荚膜梭菌灭活疫苗,按《规程》方法进行安全和效力检验。结果表明:6批疫苗安全检验全部合格;疫苗保护率与疫苗中类毒素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细菌性疫苗在兽用生物制品中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用种子要定期传代,保存期短,且易发生变异。笔者在工作中采用甘油冷冻保存猪水肿病灭活疫苗生产用种子一年以上,测定菌种毒力和疫苗免疫保护力,均未发生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发病仔猪脏器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在血平板上呈β溶血,经PCR鉴定该菌株具有产毒素基因,对小鼠毒力强,能致其发病死亡,血清型为O141,是临床多发血清型菌株。将细菌培养物和裂解毒素分别经皮下和尾静脉两种途径接种于体重为16~18 g昆明系小鼠,小鼠腹腔注射细菌培养物后12~48 h死亡,不表现神经症状,剖检水肿病病变特征不典型;小鼠于尾静脉注射裂解毒素后4~48 h,出现典型的眼睑水肿和后躯瘫痪等神经症状,直至死亡。该菌株致小鼠死亡的最小毒素剂量为0.2 mL/只。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可作为诊断仔猪水肿病模型,也进一步证明试验菌株为致猪水肿病菌株,可作为制备疫苗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