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大豆白浆土中 Cu、Zn、Fe、Mn含量的影响不同。长期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不仅提高土壤中 Mn、Zn和 Fe的含量 ,而且也使 Cu、Zn、Fe有效性增高 ;长期不施肥土壤全 Cu、Zn、Mn、Fe及有效态 Zn、Mn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单施化肥土壤中全 Cu和 Zn含量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对白浆土有机质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长期定位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耕作处理对白浆土有机质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采用免耕处理有利于白浆土有机质的积累,并以增加稳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为主,松/紧比值下降较大,Kos值增加;长期采用深松和普翻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但Kos值增加幅度小于免耕,松/紧比值增加;不同耕法对土壤FA、HA及HA/FA比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连作大豆长期不施肥和单施氮、磷化肥,白浆土中各形态氮素呈下降趋势,其中氨基酸态氮减少最多,10年间分别降低了148.00%和60.00%。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大豆秸秆还田,不仅增加连作大豆白浆土中各形态氮含量,而且改变了土壤氮素组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施肥处理1年后,施有机肥的土壤中有机态氮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沸石配施化肥,单施化肥和对照最低,施有机肥1年后水稻产量和吸氮量仍保持高水平,沸石配施化肥也可提供水稻第二年生长所需氮素,而单施化肥和沸石则不能。  相似文献   
5.
大豆长期连作施肥白浆土中Zn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中有效Zn与植株体内Zn营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各施肥处理大豆连作土壤中有效Zn都高于轮作土壤,但连作大豆植株体内Zn累积吸收量却低于轮作。不同施肥处理轮作和连作土壤中有效Zn含量、植株体内Zn累积吸收量的大小排列顺序为: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施用化肥>对照。  相似文献   
6.
田秀平  马艳梅  韩晓日 《土壤》2003,35(4):344-346
试验结果表明,长期采用不同施肥耕作措施对白浆土有效P和无机P形态影响不同。普翻情况下,长期施用有机肥、秸秆可使土壤中Ca2-P、Al-P、Fe-P含量增加,并抑制O-P形成,不同之处是有机肥能保持土壤有效P含量,而单施秸秆则不能。长期施入土壤中的无机P肥向Al-P、Fe-P和O-P转化。免耕比普翻和深松更利于P素的积累。土壤有效P与各形态无机P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P与Ca2-P、Al-P和Fe-P之间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8.
冬绿肥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华北地区冬闲田生态问题以及为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二月兰、毛叶苕子和黑麦草3种冬绿肥,以冬闲为对照,进行了9 a连续定位试验。在冬绿肥翻压前采集植物和翻压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全氮、土壤硝态氮、土壤铵态氮含量等,研究3种不同冬绿肥生物量及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月兰和黑麦草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毛叶苕子,分别高出48.17%和40.85%;二月兰和毛叶苕子植株全磷及全钾含量高于黑麦草。3种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毛叶苕子处理最高,为13.97 g/kg,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二月兰处理最高,为164.13μg/g。与冬闲相比,3种绿肥翻压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氮含量。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处理的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冬闲提高了26.50%、150.97%、52.92%、83.32%。因此,种植绿肥不仅能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冬闲田,增加土壤冬季覆盖面积,还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等,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选取9个春油菜绿肥品种进行田间试验,连续翻压两年后,测定土壤和玉米子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研究比较不同春油菜绿肥品种翻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玉米吸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油肥1804翻压后土壤全量铁、锰和锌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分别提高了9.31%、5.71%、9.97%,土壤有效态铁、锰、锌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分别提高37.31%、62.35%、73.99%;中油肥1907翻压后土壤全铜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显著提高了84.29%;中油肥1901翻压后较春闲田CK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子粒铁、锰、锌的吸收量及玉米产量和品质。不同春油菜绿肥品种翻压后土壤有效态铜含量、玉米子粒铜及锰含量与春闲田C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春油菜中微量元素和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微量元素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氮量、产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华北地区种植并翻压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中油肥1907能较好地提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生物有效性及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与耕作对白浆土有机态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长期定位研究方法,探讨了长期耕作与施肥对白浆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浆土耕层全氮含量为1840.8mg·kg-1。其中,非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29.8%,其余为酸解氮。酸解氮4种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有机肥极大提高了土壤酸解总氮及其各组分含量(除酰胺态氮),化肥则以增加酰胺态氮为主,秸秆还田土壤酸解总氮及其各组分也有一定增加,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氮库处于严重消耗状态。土壤酸解总氮各组分对氮素营养贡献大小为,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长期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素,主要向酰胺态氮转化,秸秆还田中氮向氨基糖态氮转化最多,有机肥中氮向氨基酸态氮转化率最大。长期免耕,不利于植物对氮素吸收以及有机态氮矿化,致使其比普翻和深松更有利于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