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篇
  198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 equiperdum Doflein,1901)1894年在阿尔及利亚发现,是马属动物通过交配经生殖器粘膜感染的一种慢性原虫病的病原。伊氏锥虫[T.evansi(Steel,1885)Balbiani 1888]1880年发现于印度的马和骆驼,是由吸血昆虫虻类等传播的马、牛和骆驼锥虫病的病原。两种锥虫同属锥虫科锥虫属布氏组。迄今为止,各种教材和专著中,都认为这两种锥虫在形态上无区别,但其生物学特性则彼此不同。本文援引有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的第一手材料,对马媾疫锥虫与伊氏锥虫分类性状诸问题,进行如下对比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1958年末,我们曾往吉林省特产研究所进行毛皮兽寄生虫调查工作,共检查了貉、赤狐、银狐、水貂、紫貂(即黑貂)、海狸鼠、蓝狐及麝鼠9种动物(粪检及部分动物的全身性蠕虫学剖检),除发现蛔虫、鞭虫等常见的寄生虫外,还在貉和赤狐小肠内发现多量有角吸虫,在紫貂胃内发现有紫貂胃虫寄生。鉴于有关这两种蠕虫的资料仅见于几种苏联的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