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未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Kan,研究其对桑树陕305无菌苗的生根抑制程度,确定转基因植株延迟筛选的适宜浓度。培养基中添加Kan6mg/L是延迟筛选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2.
桑树春季产叶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桑树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桑树春季发芽率(x_1)、生长芽率(x_2)、株条长(x_3)、米条长产叶量(x_4)、公斤叶片数(x_5)与株产叶量(y)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并进行了x_1、x_2、x_3、x_4、x_5对株产叶量(y)的通往分析。米条长产叶量(x_4)对株产叶量(y)有极重要的影响,相关系数r_4y=0.61703~(**)达到0.01极显著水平,而且对株产叶量的直接影响很大p_(4y)=1.11542。其次为发芽率(x_1),与株产叶量(y)的相关系数r_1_y=0.44570~(**)也达0.01极显著水平。株条长(x_3)与株产叶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r_3_y=0.20125不显著,但通径分析发现,株条长(x_3)对株产叶量(y)的直接效应很大,p_3_y=0.91281。  相似文献   
3.
应用桑树叶片长宽信息估测叶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叶片的长、宽与叶面积有很高的相关性,应用长宽信息估测叶面积,准确度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4.
桑黄化型萎缩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化型萎缩病又称萎缩病、猫耳朵、小叶病等.分布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北等省都有发生.山东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发生,部分地区流行迅速、危害成灾,几乎分布于各主要蚕区,有的县发病桑园面积曾达到95%以上,蚕茧产量骤然减产一半多.  相似文献   
5.
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区试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四倍体一般具有叶片大,叶肉厚,叶色深,叶质优的特性,但是因为多数四倍体产量低、长势弱,而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鲁诱1号是应用秋水仙碱处理成龄桑诱导四倍体技术,对桑树品种选792进行诱变处理,历经15年诱导培育成混有二倍体细胞的不纯合四倍体品种,具有嵌合体效应,克服了纯合四倍体产量低的弱点,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育成经过诱变处理、初选、小区试验之后,参加了区试(北方蚕区桑树品种协作鉴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桑树产叶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通径分析 ,可为桑树育种在一定目标的基因型选择以及改进栽培方法提供依据。以 2 1个桑品种为材料 ,对秋季株条长 (x1)、株条数 (x2 )、米条长产叶量 (x3 )、公斤叶片数(x4)、节距 (x5)与株产叶量 (y)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以及x1、x2 、x3 、x4、x5对株产叶量 (y)的通径分析 ,并进行了二次回归分析。从各性状同株产叶量的相关系数看 ,|r4y|>|r3y|>|r1y|>|r5y|>|r2y|,其中r4y、r3y与r1y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山东桑树地方品种春叶产量高,叶质较好,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几代人从地方品种的发掘、调查、收集、整理到新品种的引进和种质创新,现桑树资源圃保存种质384份。地方品种按用途分为叶用桑、果用桑、条用桑等。叶用桑品种主要分布于鲁中山区的临朐、蒙阴、沂源、新泰等地。  相似文献   
8.
研究证明:桑树品种选792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有较强的抗性,比湖桑32号抗性高1~2倍,比新一之濑高1~3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在桑树育种方面相继育,成了选792、7946、鲁诱1号等优育新品种,现介绍几个优育品种的特点和推广情况。 1选792选792是基于生物界存在着自然变异这一原理,通过大田选优,从梨叶大桑(鲁桑种M.muhicaulis Perr)中选出的变异植株选育而成。主要特征:树形较直立,枝态稍扩散,条直而长,粗细中等,节间较密,属晚生中熟品种,选792叶质优,用该品种桑叶喂蚕,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比湖桑32号提高5%左右,t桑产茧量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2.5%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对春季桑尺蠖高龄幼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7—8月份对蚕的安全间隔期可达35d以上,在蚕业生产中应慎重使用。可在春季桑树未开叶和晚秋蚕结束后作为封园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