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柑橘轮斑病是一种新发的柑橘毁灭性病害,对温州蜜柑、柠檬、脐橙等柑橘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国内外少有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病的流行动态,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对柑橘轮斑病发生范围、症状、病原、流行因素、病害鉴定、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对卢氏县茶园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分析检测其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碱度等指标,对土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土壤优化对策,以期促进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重点在规模,难点在巩固,关键在服务,核心在效益。重庆市万州区抓住被列为全国100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区)的契机,通过镇村共建、大户自建、应急统建3种模式,不断扩大规模,巩固队伍,专业化防治面积逐年上升,防效不断提高;以上门培训、到家服务为主,稳定队伍,确保服务到位;实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近年来在三峡库区为害严重。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免(少)耕栽培技术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壮秆大穗水稻品种的应用种植、螟虫抗药性的增强和气候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二化螟大发生频率高,为害重。造成水稻产量损失大。据调查统计.在三峡库区二化螟种群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为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5.
全国最大的红橘产区在三峡库区,万州红橘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三峡库区之首,种植面积1.5万hm2左右,产量在17万t以上,且万州红橘是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由于三峡库区建成蓄水,气候条件变化,部分红橘树逐渐衰老和病菌抗药性增强等,使多年处于次要病害的柑橘疮痂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门峡市合并区耕地土壤进行采样测试分析,调查当地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偏低,各养分在各试点的含量分布不均,个别地块养分比例失衡。根据土壤养分现状提出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以为提高土壤地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进行农丰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三门峡市小麦生产上的肥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于小麦抽穗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农丰乐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植株长势健壮,成穗率高,增产显著,该肥料适宜在大田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红橘褐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在重庆万州暴发、蔓延,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发病面积不断扩大。该病在当地主要为害红橘(品种大红袍),椪柑、伊予柑(橘和柚的杂交种)也可发病,但与严重发病的红橘同在一个橘园的甜橙并不受害。该病在红橘春梢期、幼果期和果实膨  相似文献   
9.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皖南山区危害蓝莓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药膜接触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成虫的生物活性。供试药剂以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最高,溴氰虫酰胺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活性次之。乙基多杀菌素以15 mg·L~(-1)处理后24 h和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8%和100.0%,处理后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6.90和1.74 mg·L~(-1)。溴氰虫酰胺以40 mg·L~(-1)处理后72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7%。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按厂家推荐剂量处理后72 h对黑腹果蝇也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蓝莓园黑腹果蝇的理想杀虫剂加以交替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频振光源对皖南茶园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害虫是影响茶叶产量及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灯光诱集法,研究了12种频振光源对皖南丘陵茶园主要昆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5#、6#、3#和9#光源对植食性昆虫的诱集效果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1 719头、1 467头、1 223头和1 155头。6#、3#、8#和4#光源对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较大,其诱集数量分别为100头、99头、81头和76头。皖南丘陵茶园主要害虫灯诱防治推荐采用5#(光谱范围295~490 nm,峰值350 nm)和9#(光谱范围300~390 nm,400~505 nm,峰值348 nm,452 nm)频振光源,其田间诱集益害比均为0.04,既能有效诱杀主要茶树害虫,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