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试验目的为探讨绿营高生态肥在乌龙茶树上应用的效果以及该肥如何在福建省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我所于2004~2006年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一、秸秆还田的意义及作用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以种地养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走有机肥培肥地力的路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田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秆还田既减少了环境污  相似文献   
3.
EM原露在茶树上喷施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是“有益微生物群”(EffectiveMicroorganisms)英文缩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而成,在种植业(蔬菜、果树等)、养殖业等各方面都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探索EM对茶树生长发育影响关系及其对提高茶叶品质的效果,在安溪茶科所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EM原露———安溪授权推广经销处提供1.2试验茶树品种:黄旦(1984年种植,长势基本一致)2试验方法2.1试验地选择与小区设置该试验地选择在茶树已封行且长势基本一致的同一畦茶园,分设…  相似文献   
4.
5.
对180日龄蛋鸡进行了添加复合生物制剂试验。试验分为2组2个重复,分别为添加复合生物制剂与空白对照。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生物制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苦参素碱水剂对茶树螨类防治的田间生产示范性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素碱水剂1号、2号的500倍液或800倍液对茶树螨类的防治效果与生物杀虫剂天霸800倍液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大地199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沃农丹微量元素、宜施壮40%长效缓释专用肥、洋丰40%油菜专用肥、三宁40%油菜专用肥、祥云40%油菜专用肥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经济效益和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不同肥料对油菜的越冬后叶片数无显著影响,对株高、分枝位置、一次分枝数有不同程度影响;施用宜施壮40%长效缓释专用肥、三宁40%油菜专用肥、祥云40%油菜专用肥显著提高了油菜的产量、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41.13%、41.74%、42.62%,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了4.1、3.9、4.0 kg/kg。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5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相似文献   
9.
病害是导致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地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用杀菌剂对沙打旺种子进行预处理,在培养皿和盆栽两种培养条件下模拟沙打旺种子在自然环境中受到不同病原真菌侵染后的萌发和生长状况,探讨杀菌剂预处理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病原菌后,经杀菌剂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植株的株高、根长和干重较无菌水处理种子显著提高(P0.05),而发病率、死亡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则相应地显著降低(P0.05)。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有所不同,在多菌灵、代森锰锌和甲基托布津3种杀菌剂中,代森锰锌预处理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铁观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混杂和种性退化显现,品质提升难度大 铁观音品种混杂主要是品种本身分化异株混杂。而随着无性系铁观音良种繁育和大面积推广,在长期的异地(指原产地以外)母本园剪穗扦插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地因生产活动而出现品种混杂现象。另外,铁观音近300年的生产演变和多代剪穗扦插,生物学年龄不断增长,加之生产环境和栽培地域的变化,种性退化现象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