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湖桑绿枝扦插时,农事繁忙,尤在粘土地区扦插化工多,仅制钵用工就比沙壤地区多化三、四倍,劳力矛盾突出。苏州农村针对这一情况,以省工为主,总结试点经验,推开了就地插繁(不制钵、不移栽)成苗技术,一般成苗率70—80%,高的90%以上。与粘上钵插相比,扦插用工量节省三分之一,每工生产湖桑苗约250株。这套适应  相似文献   
2.
<正>从1980年开始的20年间,我市家蚕品种结构是春期苏_5×苏_6当家,夏秋75新×7532当家。期间,我国经济体制转换巨变,市场竞争激发了蚕茧的质量观念。我国重视家蚕品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的新蚕品种。但是,地处江苏省最南端太湖之滨的苏州蚕茧主产区,温高湿重,对蚕品种的选择范围狭窄,优选的难度较高。从1995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家蚕品种更新换  相似文献   
3.
<正> 苏州蚕业,是“丝绸之府”赖以支柱的基础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与解放初期相同的12万亩面积,拿出了4倍于当时的蚕茧产量,1989年达9058吨。但是,产需之间矛盾仍很突出,扩桑养蚕受到粮食紧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蚕业发展作何抉择?有主张“减粮拓桑再以汇换粮”,也有主张“东西联合,开发贫困地区”或“投资江滩新区”等等,而我们认为提高苏州蚕业本身,走内涵挖潜之路,则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强化管理,这是目前我国改革战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江苏的茧丝绸改革,方案即将出台,轮廊已依稀可辩。对此,我们进一步学习了中央关于“二个转变”的指导思想,认为从理论上搞清改革与管理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一、改革是管理体制的改革 茧丝绸的改革与管理,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不可互相替代。 首先,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实质上是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茧丝绸生产,处在一个外贸受挫、工业亏损、蚕桑衰败的非常时期,困难和矛盾比较集中,微观运行都很困难。这里面既有旧体制的弊端,又有管理不善的问题。我们从管理体制上搞改革,实质上就是为解此难题,追求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体制改革不能替代管理。江泽民同志两次重要讲话指出:改革要搞“三改一加强”,改制、改组、改造,加强管理。按照这条非常清楚的路子,我们搞茧丝绸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  相似文献   
5.
<正>开辟农村原蚕区,将一代杂交种从种场转移到农村定点生产,这是我国家蚕良繁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征。从1977年起步的20余年间,先曾谨慎试点,积累经验,稳妥扩点;后来,随着家庭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江苏全省发种就从120万张激增到580万张,而此间的蚕业种子工程投入反而中断,种场的生产设施还停留在六十年代水平上,唯此途径加快向农村转移。这一转移,量态迅速扩展,到1987年就占到全省生产总量的62%,到1995年占到80%。这个"半壁江山",为蚕业经济发展的功不  相似文献   
6.
土元又名地鳖虫.通过蜕皮生长,平均每15天蜕皮1次,一生蜕皮9~11次,每次蜕皮前后24小时不食不动,变成空腹,外表白色,皮嫩而干净的白土元,12小时之内不变色,食用起来味美,口感好,称为食用土元.  相似文献   
7.
衡量蚕种质量的最为重要标志是家蚕微毒含率。从1977年开始的20余年间,农村原蚕生产比重大幅度增长,而质量却普遍不如人意,问题出在特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双重途径的家蚕微病上。许多研究表明,此病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剂,防治就必然立足于消毒防病。建国以来我国重视防治家蚕微病的试验研究,如取缔土种、母蛾镜检、氯制剂消毒等,曾对扑灭建国初期的家蚕微病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目前生产上需要的是一代杂交蚕种转移到农村生产系统工程防微技术,需要的是能够打破“集中布局容易病源污染失利,只能分散布点”这个难题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9.
本试验以发根力弱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剪梢枝条为插穗,通过扦插生根规律研究和采用温床捆插(每捆20株,每平方米扦插2000株左右)、加温(床温27~28℃,气温11~13℃)催根、床内炼苗、大田移栽等措施,湖桑扦插有了突破。即使不用激素处理,插穗发根率达95%左右,移栽成活率60~70%。扦插1株所花成本0.015元左右。试验还表明:春伐枝条的中下部作插穗,经NHM生根剂处理,在温床内可使发根率由58%提高到95%。插穗充实粗壮(直径1.2厘米左右),发根苗移栽成活率高,扦插适期苏州地区三月十日前后,留床38天左右移入大田,插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95%和76%。  相似文献   
10.
桑园模式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吴江市蚕区的桑园为试验基地,将桑园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和目标施肥三者结合,制订桑园施肥模式,通过三年点面结合的实施,获得了如下结果:桑叶亩产叶量,从试验前的1773kg 增加到2696kg,增加52.1%;亩产茧,从110kg 递增到170kg;叶质提高明显,尤其糖的含量比率提高13~25%,茧层量增加2~3%,鲜茧出丝率提高0.4~0.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增加的投入与增加的产出之比为1∶5.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