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蚕茧大战”以来,蚕茧质量下降幅度较大。从1992年起,我市大力推广使用方格蔟,1992年推广80多万片(每张蚕种50片),1993年推广30多万片,其中菱塘回族乡、营南乡共使用37.3万片,推广面达95%以上。为比较不同蔟具对茧质、丝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笔者到有关乡镇、市丝绸厂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蚕桑业是发展农村地方经济,致富蚕农的传统骨干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桑园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种类繁多,面广量大。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蚕桑生产中的一大隐患,不仅造成桑叶减产,养蚕数量下降,而且也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结合多  相似文献   
3.
<正>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我们引进了全光自动喷雾绿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湖桑育苗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一年可育苗2~3次。我们设置了直径20m与直径8m的大小扦插育苗圆盘各4个,共1756m~2,移栽面积31亩。1993年共扦插育苗2批,第1批于5月28~29日扦插,共插湖桑32号76.37万株(尚有其它品种3000余株),成活70.03万株,扦插成活率为91.3%;移栽成活61.4万株,移栽成活率为80.4%。第2批于7月21~22日扦插,共插48.3万株,成活44.2万株,成活率91.5%,因生长期短,直接留床不移栽。当年育成甲级苗6.6万株,乙级苗30.5万株,丙级苗59.4万株,丙级以下苗8.65万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扬州市蚕桑生产近几年缩减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稳定桑园面积、促进蚕桑生产的举措。认为蚕桑生产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经济产业,政府部门要有得力的措施加以保护和提高,促进蚕桑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我市原蚕区制种量不断增加,已超过场内制种量。原蚕区的生产不断扩大,而原蚕区的技术及物质基础薄弱,质量上不去。从1996年起我们开始了原蚕区制种管理,1997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各项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蚕种质量有所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管理实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的江淮平原,位于北亚热带的润湿气候区,常年平均雨量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4.3~15.1°C,无霜期220d.年均日照时数达2200h.光热水气四要素配合较为协调,自然优势十分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全省农业生产力较高的区域,亦是最适宜栽桑养蚕的地区之一.全市现有投产桑园4000hm2.近几年来,全市桑园害虫多发,桑叶损失大,叶质下降明显,给蚕桑生产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扬州市各桑病虫测报点提供的数据及害虫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实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