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筹+互联网"模式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创业融资方式。茶企通过"茶园众筹+互联网"模式,使消费者认领茶树后,成茶园主,可以自行对茶园的茶树进行采摘加工,在茶企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体验生产,或者从日常管理到采摘、加工全权免责交由茶企代管。茶企则通过众筹资金,对茶园进行全方位管理,转型为服务性企业,化解长期困扰茶企的"资金"、"营销"两大难题,从而增加茶企、茶农、政府税收收入。茶园主在享受个性化茶叶产品的同时,还享受茶企提供的休闲度假旅游服务,茶企、茶园主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是一项互联网时代的双赢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兵团九师不同类型退化天然草地典型区域,选择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开展补播试验2年,结果表明:补播当年各播入种出苗率均达85%以上,且都能安全越冬;第2年各牧草返青达80%以上,山地草甸类杂类草+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型、温性草原类针茅(Stipa capillata )+羊茅(Fes-tuca ovina )型和温性草原类羊茅+冷蒿(Artemisia frigida )型草地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未补播)显著(P 〈0.01)提高了114%,125%和109%;豆、禾牧草比例明显增加,草群结构趋于合理;各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密度都显著(P 〈0.01)高于对照,山地草甸区补播效果最明显,分别增加了34 cm,40.8%和265株/m2;豆、禾牧草对不同草地类型区域适应性不同,山地草甸区豆科牧草补播改良效果优于禾本科,温性草原区二者表现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宁洱县的绿色支柱产业,近年来,宁洱县有机茶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户急需掌握规范的有机茶种植技术。介绍了宁洱县有机新茶园建设规划、茶园开垦、品种选择、茶苗移栽、幼龄茶园管理和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有机茶园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晾干、微贮和氨化3种不同的方法对人工栽培沙棘枝叶进行处理,探究最适饲喂绵羊的处理方法.试验采用36只体质量相近的雄性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只羊,进行30 d的短期育肥.试验组分别为晾干组、微贮组和氨化组,对照组为常规饲喂.在全混日粮中,分别添加晾干、微贮和氨化的沙棘枝叶.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物质采食量方面,晾干组和微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提高11.2%;在料肉比方面,除微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晾干组和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在平均日增质量上,微贮组和氨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分别提高39.6%和24.0%.人工栽培沙棘枝叶经过微贮后,对绵羊的育肥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精液采集是人工授精的重要环节,常用方法主要有假阴道法和按摩法,已在牛、马、羊、猪和鸡等畜禽上成功应用[1]。而在野生动物或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上,由于其野性强、性情暴烈,常采用电刺激法采集精液,如海狸鼠[2]、大熊猫[3-4]、鹿[5]、猴[6-7]、林麝[8]、黑熊[9]、乌苏里貂等[10-11],而国内对于盘羊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12]。盘羊(Ovis ammon),别名大头羊、大角弯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的绵羊属,是国家濒危灭绝的II级重点保护动物,已经列入《联合国濒危动物植物名录》,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和西  相似文献   
6.
普洱晒红茶是近年从滇红茶叶演变出来的一个茶叶加工产品,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普洱晒红茶是以普洱茶区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光晒干工艺而成晒红毛茶,经过加工包装成的普洱晒红产品。普洱晒红茶具有地域性(普洱茶区)和普洱茶后期陈化的属性,是普洱茶区加工的一款创新型红茶茶品。  相似文献   
7.
 论文对沙棘枝叶目前的总体概况、营养成分、饲用价值及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沙棘枝叶作为粗饲料的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及黄酮含量的分析结果,并对其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沙棘枝叶的加工利用及开发新型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诱导发情配套技术对24只8月龄初产杂交二代盘羊进行调控处理。结果表明:母羊产单胎、双胎、三胎和四胎的百分率分别为14.81%、30.77%、23.08%和30.77%,多胎比例明显提高(P<0.01)。试验发现,经14 d诱导发情处理,母羊于撤除CIDR后48~56 h发情率达100%,总繁殖率达216.67%(P<0.01),单羔、双羔、三羔和四羔的初生重平均为4.0、3.5、2.9和2.3 kg,不同产羔数之间的初生重有明显差异(P<0.05),生长期内单、双羔和三羔的平均日增重为250.70 g(P>0.05),4月龄平均体重30.36 kg。本试验选用CIDR长期处理+超量PMSG+LRH-A3静注的处理方案,大幅度提高了8月龄初产杂交二代盘羊母羊的繁殖率(P<0.01),使母羊一产的繁殖率达216.67%。  相似文献   
9.
潘永斌 《农村科技》2008,(12):52-53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将草原畜牧优势与现代实用技术配套组合应用是实行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牛养殖的过程中,牛口蹄疫病是非常常见的,同时其也有着较高的危害性和极强的传染性,给牛群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因此,牛养殖户要对牛口蹄疫病的特点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做好相关的诊断,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保证牛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