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1.
潘传荣 《蚕桑通报》1994,25(2):59-60
本文总结了本场全面推行质量管理生产优质蚕种的经验、方法和成效。重视提高职工素质,完善蚕种质量目标管理的标准,方法。严格质量检测制度,繁育出的蚕种质量名列全国前茅。  相似文献   
2.
<正> 前报介绍了柞蚕卵感光(光照18小时)是柞蚕二化性区域产生滞育蛹(二化变一化)的主要因素。蚕卵感光时间越长,温度 越高,发生滞育蛹就越多。反之,发生滞育蛹就少。但是,柞蚕卵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的敏感程度尚不知道,故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宫剑云  潘传荣 《蚕业科学》1989,15(2):109-110
<正> 已被证实,春柞蚕卵胚子从单眼着色开始至出蚕止,延长感光,每天光照时间18小时,具有促进蚕蛹滞育的作用。据此运用于秋蚕生产,对秋蚕卵特别是7月10日以前产的早批蚕卵延长光照时间,可防止三化蛾的发生,用以提高秋蚕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报道实际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 我场位于栖霞县方山,属柞蚕二化性区域.主要繁育柞蚕原原种和原种,原原种自繁自用,原种供本省使用.建场初期,因技术水平低,微粒子病毒感染率高,产量低而不稳.在不断总结育种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改进放养方法,加强柞蚕场(柞岚)基础建设,综合防治蚕的病虫害和严格执行优中选优的措施后,种质不断提高,种茧检验从1965  相似文献   
5.
<正> 柞蚕以柞叶为食,故柞场是放蚕的基础。山东省一些蚕区历来的习惯是春蚕用老柞(二年生柞),秋蚕用芽柞(一年生柞)。但因春季干旱少雨,柞树叶质衰老硬化快,蚕、柞不相适应。如何改造老柞,使之符合蚕儿生长发育的要求,这历来是春蚕饲料调节需要探索的问题。曾采用三眠柞、二芽柞和老眠柞等修剪形式,来控制春蚕用柞的老嫩和含水量的高低,对调节春蚕饲料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几种修剪形式都是用截短枝条的方法(只是位置轻重不同),更替顶芽生长,推迟发芽期,其结果缩小了树冠,影响了光能的充分利用,对柞树长势挫  相似文献   
6.
<正> 柞蚕化性一般以北纬35度作为分界线。35度以北是二化性地区,35度以南是一化性地区。我县位于北纬37度18分,属二化性地区,历年放养的柞蚕是二化性品种,每年放养春蚕和秋蚕两季。但近几年出现滞育(群众叫二化变一化)较多,一般达20-30%,个别严重的高达70-80%,致使秋蚕缺种,严重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1978年以来,作了多次调查和试验,初步找到了柞蚕卵感光是发生滞育的主要因素。肯定这一因素后,1981年我们又做  相似文献   
7.
柞蚕微粒子病是柞蚕受微粒子原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既能食下传染,又能通过胚胎传染给后代,蚕的各个阶段都可发生,该病分布很广。对柞蚕育种影响很大,以1962年为例,因受微粒子病的危害,全省种茧生产合格率仅占17%。我场制造柞蚕无毒种的经过: 我场早先是个林场,兼生产柞蚕普通种。那时柞蚕微粒子病十分猖撅,以1952年  相似文献   
8.
柞蚕多丝量品种方山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潘传荣  李逢春 《蚕业科学》1990,16(3):152-157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经过7年14代的定向培育与选择,育成了柞蚕二化性、多丝量、丰产型品种方山黄.秋蚕茧层量1.2克以上,茧层率14%以上.茧丝长1165米(较生产种提高41.48%),丝质成绩优良.经3年6代的原种、普通种和丝苗生产鉴定,方山黄的孵化率、五龄健蚕率、公斤卵产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高于对照种,并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柞蚕暖卵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滞育蛹的影响宫剑云,潘传荣,李逢春,赵丰标(山东省栖霞县丝绸公司)(山东省栖霞县方山柞蚕原种场)前已报道,柞蚕卵期感光是发生滞育蛹的重要因素。但光照由短到长未作系统的试验,日光照中适宜的光照时数尚不确切,适宜的光照强度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