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59份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耐盐性鉴定和指标筛选,从而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耐盐机制以及耐盐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本试验采用220 mmol·L-1的NaCl溶液对不同来源的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进行盐胁迫,测定紫花苜蓿萌发期8个相关指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盐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各指标对照组与处理组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长、根芽比、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耐盐系数全部分布在0~0.4范围内且分布频率均为100%,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较高;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萌芽指数在主成分分析中具有较高载荷;发芽率、萌芽指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与耐盐性度量值(D值)和加权耐盐系数(Weight salt resistance coefficient,WSC)关联度均较大;根据D值、综合耐盐系数(B值)和WSC值得出的逐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综合评价中依据B值、WSC值耐盐性程度排前10的种质编号为:38,46,20,54,43,56,48,41,19,32,依据D值耐盐性程度排前10的种质编号为:38,46,54,43,20,19,56,32,41,48。聚类分析将59份种质材料划分为5类,根据类群中D值大小可认为38号材料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27,29,47号材料耐盐能力极弱。综上可知,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可作为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紫花苜蓿萌发期耐盐性强的种质材料有‘爱开夏’、‘WL903’、‘WL404HQ’、‘东德’、‘康赛’,盐性弱的种质材料有‘敖汉’、‘金皇后’、‘挑战者’。  相似文献   
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水肥互作模式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水分梯度(W1、W2、W3、W4)和5个肥料梯度(F1、F2、F3、F4、F5),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水肥耦合条件下苜蓿生长性能、干草产量及品质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灌水施肥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株高、生长速度和分枝数,促进干草产量的形成和营养...  相似文献   
3.
刘麟  沙栢平  高雪芹  伏兵哲 《草地学报》2021,29(11):2538-2546
为了探究不同水肥处理下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和养分变化规律,以连续4年进行4个灌水梯度(W1,W2,W3,W4)和5个施肥梯度(F1,F2,F3,F4,F5)的苜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灌水和施肥量对土壤分形特征和养分含量均影响显著,且水肥交互作用显著。在0~60 cm土层,黏、粉粒含量和分形维数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砂粒含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黏、粉粒含量和分形维数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砂粒含量反之;不同灌水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同。当灌溉量为6 000 m3·hm-2,施肥量为585 kg·hm-2时,土壤结构较为稳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最优株行距配比,旨在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苜蓿种子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试验以‘甘农4号’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株行配比和密度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株花序数、生殖枝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每株花序数对单株种子产量的贡献起直接作用,其余3个因子对产量的贡献主要通过每株花序数间接实现。在株行配比和产量回归拟合模型中,株行距为35 cm×100 cm时单株实际产量最高;株行距为15 cm×100 cm时单位面积实际产量最高。因此,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苜蓿种子生产时,建议采用行距为100 cm,株距为15 cm的配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