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等肉食动物、鼬科、大熊猫科等多种动物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2014年—2015年陕西圈养大熊猫突发犬瘟热,按照犬瘟热病毒(CDV)检测阴性个体、阳性个体和临床发病个体对大熊猫进行分组并采取治疗和隔离预防措施。其中所有CDV阴性个体疏散转移后,经严格防疫并接种疫苗,得到预期防疫效果;1只CDV抗体阳性的个体经冲击治疗转为阴性;5只临床发病个体未取得预期疗效,全部死亡。综合有记载的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例说明,对于大熊猫犬瘟热发病个体的抢救,治愈率几乎为零。研发安全有效的犬瘟热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目前保护圈养大熊猫免受犬瘟热病毒感染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酶联免疫技术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2只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围产期尿中雌二醇、孕酮生殖激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发情期雌二醇值达到峰值后的24 h内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受孕成功的几率较大,雌二醇变化规律与发情行为的变化规律存在一致性;产前孕酮值在峰值后开始出现急剧下降,当孕酮值下降至谷底当日或次日分娩...  相似文献   
3.
2015年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有6只大熊猫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严重的神经症状,其中5只死亡.为研究引起大熊猫死亡的病因,采集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对1例病死大熊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初检使用犬瘟热病毒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为阳性.大体病理学观察发现病死大熊猫爪垫变厚开裂,皮下淋巴结肿大,气管和肺泡腔内有泡沫状黏液渗出...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怕热、易惊厥,容易发生应激或患应激性疾病.圈养条件下,特别在热、冷等应激原的刺激下易诱发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的大肠埃希菌性肠炎和某些传染性的应激性疾病等,麻醉、运输等应激原的刺激而诱发羚牛的应激或应激性疾病,其死亡率高达20%,严重地威胁着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命.再加之其生性凶猛,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流产是哺乳动物易发生的产科疾病,但关于大熊猫习惯性流产病例报道较少。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对1只习惯性流产大熊猫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诊断,认为该大熊猫生殖道解剖结构先天性轻度异常,生殖道分泌物未完全排出造成早期流产发生。后期通过加强围产期大熊猫饲养管理、对症治疗和积极预防流产等措施,使习惯性流产大熊猫受孕并顺利产仔。  相似文献   
6.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 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羊乳中这两种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 种乳中XO活性高于PAO活性;X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大熊猫初乳>羊乳;PA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羊乳>大熊猫初乳。大熊猫初乳通过XO、PAO和乳过氧化物酶LPO系统的协同抗菌机制在新生幼崽肠道微生物和先天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且以XO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