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素对高产奶牛的作用—预防蹄病和增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素(Biotin)是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现代养殖中,在猪和禽的日粮中添加生物素,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在反刍动物营养中,通常认为,饲料中和瘤有微生物合成的生物素已能满足动物的需要,故不需添国,但研究表明,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生物素能提高其蹄的健康程度和生产性能,即目前奶牛日粮中的生物素可能不能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技术改进猪肉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品质受到许多遗传或非遗传因素的影响 ,后者包括农场 ,运输 ,屠宰和加工环境等。肉类科学家对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使肉的质量和组成得以很大的改善。通过猪遗传背景的研究 ,使人意识到 ,改善猪肉品质的方法中 ,选种和使用基因技术都很重要。此外 ,可用 DNA技术来预测质量性状。1 基因遗传学家认为 ,当某个纯合基因的携带和非携带者相应特征的平均水平的差异达到或超过一个明显标准偏差时 ,这个基因就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主控基因 (major gene)。具有明显效应的基因可通过分析基因隔离的家系的表型数据检测到 ,这种方法叫种群隔离分…  相似文献   
3.
生物素对高产奶牛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是动物机体内维持正常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作为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整个生物界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们发现在现代限制性饲养条件下的猪禽生产中,日粮添加生物素日趋显得必要。在奶牛等反刍动物营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饲料中含有的生物素以及瘤胃和肠道的微生物大量合成的生物素能满足反刍动物对生物素的基本需求,即日粮中不需添加生物素。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H即生物素(Biotin),是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现代养殖中,在猪和禽的日粮中添加生物素,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在反刍动物营养上,通常认为饲料中和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生物素已能满足动物的需要,故不需添加。但研究表明,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生物素能提高蹄的健康程度和生产性能,即目前奶牛日粮中的生物素可能不能满足其需要。本综述了生物素对高产奶牛的作用,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生物素的合适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铜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世纪初 ,人们就发现铜对维持动物健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铜是动物体内一系列酶的组成成分 ,广泛参与氧化磷酸化、自由基解毒、黑色素合成、儿茶酚胺代谢、结缔组织交联、血液凝固以及毛发形成等生理过程。此外 ,铜还是葡萄糖代谢、胆固醇代谢、骨骼矿化作用、免疫机能、红细胞生成和心脏功能等机能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1 铜的生理功能十二指肠前段是动物吸收铜的主要部位。铜主要是以一个或多个配位体结合成可吸收的螯合物 (如氨基酸螯合物 ) ,通过胃壁和小肠刷状缘表面被吸收 (周桂莲 ,1 994)。铜在动物体内大多以铜蛋白形式存在 …  相似文献   
6.
饲料间组合效应是指来自不同饲料来源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及抗营养物质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普遍。组合效应可能发生在消化和组织代谢2个层面上,但是由于组合效应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发生,重点分析了组合效应发生时组织代谢层次上可吸收养分平衡性和能量利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连续3个年度,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和辽宁等全国多个省市的饲料厂及养殖场客户采集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样品共191份,检测了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结果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较严重,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39.4 mg/t、311.0 mg/t和209.6 mg/t,超标率分别为0、20%和19.2%;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玉米样品中呕吐毒素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545.6mg/t、1 255.9 mg/t和1 076.1 mg/t,超标率分别为25%、64.3%和47.6%。值得注意的是,被认为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B1在各种样品中的污染情况并不严重,3年来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2.78 mg/t、1.57 mg/t和0.60 mg/t。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饲料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及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一般包括:采食量,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研究组合效应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归纳现有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动物试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和体外试验.三种组合效应的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分别从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衡量指标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供...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早在60、70年代就开始着手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动物养殖和工厂化的饲料生产中。我国虽起步较晚,但目前在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和推广与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国内益生菌生产厂家已达上百家,菌种多样,产品质量也千差万别,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枯草芽孢杆菌类益生菌产品也存在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不统一,产品标识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有待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小麦是欧洲家禽饲料的一种主要原料。但众所周知,小麦中的非淀粉多糖(NSP)对家禽具有抗营养作用,且其含量存在较大变异。目前,饲料配方尚未考虑这种变异。本文探讨了NSP在肉鸡营养中的重要性以及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监测其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