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照明用电线与普通民用电线区别较大,使用环境更严苛,长期高温高湿的使用环境对线缆的要求更高。因此对于照明用灯具及相关产品的内部连接线,有必要做出特殊的说明,以便于生产厂家对于所用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GB/T2951-2008标准为主线,对于电线检测的项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总结,并且着重讲解一些标准内容含糊不清,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关于溶血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医学临床检验介绍,人类红细胞中的胆碱酯酶有一定的专一性,它只能作用于乙酰胆碱,其酶活性约占全血总活力的80%,故测定标本不可溶血。另外人类血清中,胆碱酯酶与血细胞不同,其专一性较差,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可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故此,也可称之为非特异性胆碱酯酶,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艾比湖流域的博尔塔拉河(博河)和精河为例,基于1961-2008年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内2条河流的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48年来,艾比湖流域博乐站和精河站降水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博乐站的线性倾向斜率为8.54mm/10年;精河站的线性倾向斜率为12.74mm/10年。(2)博河和精河年径流量均呈现极显著的增加趋势,其Z值分别为2.42和2.45,两者均通过а=0.05显著性检验。(3)艾比湖流域年降水量序列的小波系数等值线分布比较密集,存在明显的小波系数高低值中心震荡。两站年降水量在48年的时间序列中存在多个周期。(4)流域内2条河流均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尤其以年代际周期最为显著。在每个周期中径流量又经历了几次"丰枯"交替。(5)博河和精河2条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和0.490,均通过a=0.01的R显著性检验,表明降水是流域径流量的重要补给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三氯异氰尿酸(国际商品名称简写TCCA)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TCCA的毒性对人体无影响,其在大自然环境中最后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无残留和残毒、不污染环境。TCCA在国外主要用于国防工业、食品、防疫卫生、家庭卫生和畜牧业上。广西南宁化工厂1979年研制成功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喀什地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喀什地区1990、2000、2008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统计年鉴,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1990~2008年喀什地区单一景观类型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和城乡工矿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分离度和破碎度因人为和自然干扰各景观类型的变化有...  相似文献   
7.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方法。应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的计算方法,对喀什地区2000-2009年的生态足迹动态过程以及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喀什地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按传统发展模式,喀什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在2016年将达到2.86 hm2,是2000年的14倍;喀什地区各县市的生态足迹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农牧业产品消费持续增高是生态足迹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3—2007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石河子地区冷暖干湿气候特征的演变规律和突变情况。结果表明:近55 a来石河子地区的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持续升高,90年代以后明显变暖,其中春、冬季升温幅度较大;70年代降水最少,80年代后各季降水持续增加,21世纪后降水增加趋势更加明显。受降水的影响,干燥度经历了一个"偏湿—偏干—偏湿"的变化过程。在西北变暖湿背景下,石河子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突变都比较明显。各季气温突变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各季降水突变时段不尽相同,在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都有突变发生;干燥度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了一次变干突变和一次变湿突变。  相似文献   
9.
大喀纳斯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喀纳斯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在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矩阵法建立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矩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同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筛选出37个评价指标,归为旅游资源、生态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风险灾害、可持续性等6大类指标.再根据专家咨询系统的反馈信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结合调研数据对指标体系赋值计算,进行量化的大喀纳斯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规划的实施对景区大环境有利,但是分项指标表现出对生态指标(B3)和风险灾害指标(B5)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渔业水域的污染以水生生物为指示物,在国内外已广泛采用,而利用鱼类血清胆硷酯酶活性的变化作为水质污染指示物的报导则较少见。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会抑制神经系统及血清的胆硷酯酶的活性,因此,测定有机磷农药对鱼类血清胆硷酯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