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日益增加。由于肥胖会造成血脂偏高,高血脂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乳酸菌可以降低人体血脂水平,因此有关降血脂乳酸菌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文章综述了具有降血脂作用的乳酸菌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纳氏试剂法,研究有窗式鸡舍内不同位置对温度、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总数等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西走向上,细菌总数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显著高于西部(P0.05),其他各环境因子差异不明显(P0.05);南北走向上,相对湿度和氨气浓度差异明显,南部显著高于北部(P0.05),而温度和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鸡舍内外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有窗式鸡舍内不同位置其环境指标有所不同,应该适当利用环境调控手段如通风、控温等,以创造出相对均衡一致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沟垄集雨下青贮玉米叶片酶活性与水氮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于2019和2020年在甘肃环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种植密度(D1:6.0万株·hm-2;D2:7.5万株·hm-2;D3:9.0万株·hm-2;D4:10.5万株·hm-2)和4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结果表明:1)在吐丝期和灌浆期,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N2、N3处理的灌浆期NR、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N0。2)饲草产量(干草和鲜草)随着密度升高而逐渐增加,N3处理的平均饲草产量最高,但与N2处理无显著差异。3)D3、D4处理的降水利用效率(precipitati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UE)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biomass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B)显著高于D1和D2,且D3处理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gra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G)最高。N2、N3处理的PUE、WUEB、WUEG均显著高于N0和N1,且N2处理的WUEB、WUEG最高。4)D3、D4处理的植株氮含量小于D1,而氮吸收量、氮肥农学效率(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 AEN)和氮肥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显著高于D1。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氮含量与氮吸收量提高,而AEN和NUE则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与施氮的交互作用对叶片酶活性和水氮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所有处理中D3-N2的NUE、WUEG和WUEB最高,同时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该措施是一种适宜黄土高原地区青贮玉米种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披碱草属的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天水肥披碱草和甘南垂穗披碱草为材料,研究5 d持续干旱对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等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4个品种的抗旱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旱胁迫下4个供试材料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净光合速率、株高呈下降趋势。干旱条件下,同德短芒披碱草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积累量较对照组增幅最大,分别为180.55%和36.46%;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上升53.69%,增幅最小。同德老芒麦POD和CAT活性较对照组增幅最大,分别为202.78%和48.83%;净光合速率下降1.01%,降幅最小。干旱胁迫下,天水肥披碱草蒸腾速率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降幅最小,分别为12.99%和8.47%;气孔导度降低了42.86%,降幅最大;游离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上升76.72%,增幅最大。甘南垂穗披碱草地上部分鲜重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62%和35.77%,降幅最小;PSⅡ潜在活性和PS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降幅最大,分别为5.55%和30.44%。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抗旱性表现为同德短芒披碱草>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陇东地区沟垄集雨种植下青贮玉米(Zea mays)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本研究于兰州大学环县草地农业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每公顷6.0万(D1)、7.5万(D2)、9.0万(D3)和10.5万(D4)株4个种植密度,每个密度下设置0 (N0)、120 (N1)、240 (N2)和360 (N3) kg·hm-2 4种施氮水平,探究沟垄集雨下密度和施氮对青贮玉米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19年D2、D3和D4密度以及2020年4个密度下,N2和N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N0 (P<0.05)。同一施肥条件下,两年在6叶期各密度处理的Pn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吐丝期、灌浆期和蜡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