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1.
四车子烘茧灶的结构模式,自七十年代全国推行浙江省的浙73-1型直接热车子风扇灶以来,一直是:炉拱中部第四节(即干燥室中部)开一个250×250mm~2的方形直接热放热口,在放热口上装置一钳形导热管,在钳形放热导管的上方及其两侧装置一横轴卧式风扇。使用这种灶,一般表现为燃煤层的气流交换较慢,炉栅(巴)顺号第1、4块上的煤层燃烧还不够充分,直接热被引进干燥室的热风(空气)流量还不够大,热利用率还不够高。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煤耗,提高烘茧效率,本试验在原有烘茧灶形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改进,即把原炉拱中部第四节  相似文献   
2.
烘茧炉的炉火盛衰,温度高低,对烘茧的能力与质量的影响是明显的。目前各县茧站的烘茧炉灶,所用炉栅(炉巴),均按60年代统一规格:长48厘米,阔46厘米,用生铁铸成柜格式,框内有炉巴片16至17片,片间距离0.8—1.0厘米。使用时,煤的燃烧一般表现为不充分,火力不猛,以致烘茧温度达不到要求,使蚕茧常处于低温长烘,结果影响了烘茧效率和烘茧质量。为使炉火旺盛,炉温(灶温)升高,达到烘茧工艺对温度的要求,本试  相似文献   
3.
云浮县友谊大队坚持四年稚蚕共育专业化的实践证明:是保护稚蚕发育健康,提高防治蚕病效果,实现养蚕稳产高产带有方向性的措施。友谊大队共有十七个生产队,过去有种桑养蚕习惯。一九七六年前,以生产队为单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5年来肇庆市坚持“科技兴蚕”,发展“三高”蚕业,是提高蚕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蚕业再上新台阶,加快蚕业现代建设的保证;抓好蚕茧生产基地,是贯彻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基础,又是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广优良桑、蚕品种、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系列,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养蚕的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调动广大蚕农生产积极性,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1992年全市桑地面积达6135.7公顷,生产蚕茧7115吨,比1984年分别增加47%和178.6%,创造建国以来蚕茧产量最高的历史水平。比1978年分别增加6.24倍和8.81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