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木麻黄多纹豹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前言多纹豹蠹蛾是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主要蛀干害虫,木麻黄被害后导致风折或枯死,国内尚未见到关于该虫的研究报道。为了摸清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防治措施,我们从1982~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建立畜禽备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效益农业,打造透明公开的政策平台。近年来,为了打造公平竞争平台,切实提高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套取农业发展资金的行为发生,重庆市酉阳县出台了畜禽备案管理制度。一、主要措施1.服务效益农业,打造公开平台。酉阳县建立畜禽备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服务效益农业,打造透明公开的政策平台。国家逐年加大对"三农"问题扶持力度,扶农、惠农政策带动了农业  相似文献   
3.
宁乡广东温氏禽畜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1日在宁乡县东湖塘镇成立东湖塘肉鸡技术服务中心,采用"公司 养殖户"的方式发展养鸡业.该技术服务中心从2004年8月~2006年8月底止,已发展合作养殖户369户,已上市肉鸡261.19万羽,养殖户直接从公司领取的收入达265.06万元,户平收入达7183元.他们成功的经验主要有如下2条.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结构调整要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机结合,加工业发展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推进科技进步要与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机结合,政府支持要与加强管理相结合,根据发展需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信息传递引导企业和农民有序地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技术、疫病、市场、资金、土地、饲草饲料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农区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作者通过多年的调研,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即必需着力解决好政府正确引导和加大扶持力度、建全“三大体系”、“五个加快”建设进程,推动农区畜禽规模养殖又快、又好、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分密度对木麻黄生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惠安15年生木麻黄为试材,对5种不同密度木麻黄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单株生物量减少,林分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增加,但树枝与小枝的生物产量趋于平稳;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干>根>树枝>小枝,净生产力表现为干>小枝>根>树枝。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鹤城区近年来实施"三边"绿化所取得的成绩,并从工作机制、林权机制、造林绿化、投入机制等方面总结了鹤城区"三边"绿化建设工作取得的经验。对鹤城区今后如何加强"三边"绿化建设、强化生态实效和走多元化"三边"绿化造林新路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籽粒硒的含量及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取样调查和田间叶喷硒肥试验,研究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状况、硒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硒含量的农艺措施。【方法】分别于2008-2009、2009-2010、2010-2011年小麦季收集中国不同麦区73份春小麦和582份冬小麦共计655份田间小麦样品,调查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硒含量。于2010-2011年在14个省(市)的30个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开展叶面喷施硒肥试验,设叶面喷施清水或0.017%亚硒酸钠2个处理,于拔节中、末期各喷施1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测定拔节前植株样品的硒含量和收获后籽粒产量和硒含量。【结果】655份小麦籽粒样品平均硒含量为64.6 µg·kg-1,远不能满足以小麦为主食人群对硒的营养需求,变幅为0-821.0 µg·kg-1,春、冬小麦平均分别为67.5和64.2 µg·kg-1。有63%缺硒,19%偏低,仅有8%富硒,未发现有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中毒水平。小麦籽粒硒含量在不同区域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各地的田间试验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喷硒和喷硒平均产量分别为6 650和6 649 kg·hm-2。叶喷硒肥使籽粒硒含量显著提高,不喷硒时,籽粒硒含量平均为31.0 µg·kg-1,喷硒116 g·hm-2使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到647.8 µg·kg-1,达到了富硒水平,但没有达到中毒水平。每施用1.0 g Se·hm-2,籽粒硒含量平均提高5.3 µg·kg-1,施用51 g Se·hm-2可将小麦籽粒硒含量从平均31.0 µg·kg-1提高到300 µg·kg-1以上。小麦籽粒硒含量不受产量的影响,但不喷硒时籽粒硒含量与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硒含量和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硒含量在6.3-30.7 µg·kg-1每增加1.0 µg·kg-1,不喷硒时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2.1 µg·kg-1,拔节前植株硒含量在0-147.2 µg·kg-1每增加1.0 µg·kg-1,不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0.7 µg·kg-1。喷硒后籽粒硒含量和硒强化指数均与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拔节前植株硒含量每增加1.0 µg·kg-1,喷硒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5.7 µg·kg-1,籽粒硒强化指数平均增加0.043 μg·kg-1(g·hm-2-1。【结论】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拔节前土壤施硒提高土壤有效硒水平、在拔节中期或末期叶面喷施硒肥等,均可使植株累积较多的硒,并在灌浆期向籽粒转移,从而提高籽粒硒含量。  相似文献   
9.
按照省政府"三个一"活动的要求,调查了党的惠农政策在农村落实的情况以及农民担心的问题,并对生产资料价格、惠农政策的延续性及农村剩余劳力的安置等农民关心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锌含量对叶喷锌肥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我国小麦籽粒锌含量普遍偏低,叶喷锌肥是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重要措施,研究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籽粒锌含量对叶喷锌肥的响应,对小麦科学施用锌肥、 调控小麦籽粒锌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在我国14个省(市)主要麦区布置了30个田间试验,在每个试验点设置不喷锌对照和叶面喷锌两个处理,以当地主栽小麦品种为供试作物,通过测定收获期小麦产量、 各器官锌含量,研究了叶喷锌肥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效果、 区域差异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 小麦拔节前植株锌含量的关系。【结果】 30个试验点的结果显示,叶面喷锌对小麦籽粒产量、 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无明显影响,但籽粒锌含量显著提高,叶面喷锌的籽粒锌含量比对照平均提高5.2 mg/kg(17.5%), pH7.0的区域提高5.3 mg/kg(16.4%), pH 7.0的区域提高5.2 mg/kg(18.4%)。小麦地上部锌吸收与分配在两个区域间没有显著差异,叶面喷锌的小麦籽粒、 颖壳和茎叶平均锌吸收量分别为255.5、 26.0和117.5 g/hm2,比对照增加19.4%、 28.7% 和99.2%; 锌收获指数为64.1%,比对照降低12.2%。籽粒锌利用率和籽粒锌强化指数也不受区域的影响,平均值锌利用率为3.0%,锌强化指数为3.8 mg/kg。无论叶面喷锌与否,籽粒锌含量和土壤有效锌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锌含量每升高1.0 mg/kg,籽粒锌含量平均提高约4.0 mg/kg; 籽粒锌含量和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每升高1个单位,籽粒锌含量平均降低3.8 mg/kg; 籽粒锌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没有显著相关性。小麦籽粒锌含量与拔节前植株锌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拔节前植株锌含量每升高1.0 mg/kg,籽粒锌含量平均提高0.4 mg/kg。【结论】 除叶面喷施锌肥外,调节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促进小麦生长前期植株对锌的吸收对改善我国小麦锌营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