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6,34(4):24-25
尿素是桑园常用的主要氨素化肥,其含氮量为固态氮肥之最,长期施用不会使土壤酸化或碱化,对桑园无副作用,但因其中的氮素,以有机态存在,需经转化才能发挥肥效,还有报道,含2·62%者,根施对桑树基本无害;含4%以上而一次用量多者,则明显受害,我市有些桑园90年前后曾出现此种现象,如  相似文献   
2.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4,32(3):29-31
一年三季蚕全年条桑育,是蚕业发展的方向与主流,也是实现“三化”(产业、规模、省力)的重要举措。此法是将原布局的春、夏蚕期适当推迟,中、晚秋蚕期合为一期,全年只养三期(春、夏、秋)蚕,实行全年条桑育。这样既可基本解决蚕期与农忙、桑园管理、消毒防病、两季套养等的矛盾,又使蚕期气候适宜、叶质好、桑叶利用率高,且能减少病虫害、节省劳力与投资、提高产量、质量及市场竞争力,更有利于推广省力化养蚕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杨广松 《蚕桑通报》1999,30(1):58-60
桑园盖草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节水省工,提高地力和解决有机肥来源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大农业“秸秆还田”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解决得好与坏,利用合理与否,则直接关系到“三高桑园”(高产、高质、高效益)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如麦秸沤制后,含有机质81.1%、氮0.18%、磷0.29%、钾0.52%;玉米秸沤制后含有机质80.5%、氮0.12%、磷0.16%、钾0.84%。又如盖草15.0~19.5t/hm2约相当37.5~450t圈肥。1.盖草的作用1.1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有效土层的通透…  相似文献   
4.
5.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5,33(2):27-27,17
桑园伏条,又称桑条横伏,即把桑树的部分枝条横伏起来,使其基本平行或斜平于地面。它是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就可增产的一种好方法,也是经济实惠,效果明显、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既能保持树型,增加发芽数与生长芽、提高产茧量和亩产值,又可减轻夏伐伤流,迅速恢复树势,使桑园复壮升级;还能弥补桑园春季晚霜冻害造成的灾害损失,实为一举多得。这对充分利用桑园空间与光照、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其在农业经济作物中的竞争力,都有其重要意义。尤其在幼龄或弱势桑园中,增产效果更明显。一般可增产20%~40%,高者达50%左右。现将此法简述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7,35(1):22-23,30
桑树夏伐是养型和整型的一顶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结台养春蚕采叶的一种收获方式。也就是说,它是通过剪条、收获、整枝等三项措施在桑树上的综合体现,若科学地运用其技术进行合理夏伐,便可培养与调整出好的树型,使树体结构整齐合理,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也可调整树势,延长盛产期  相似文献   
7.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4,32(1):26-28
施用除草剂,我国早在30年前(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开始施用于大农业生产,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经验和防治效果。近十年来,我省也应用于桑园,效果十分明显。它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持效久、效果好、省工节肥、简便易行的除草举措。既可杀灭杂草地上部的茎、叶,又能灭其地下的根、幼芽、种子,对快速抑制杂草的出土或生长、减少肥水争夺、增加产量、改善叶质,均有重要意义。尤其中、低产桑园效果更佳,一般可节肥25~40%,除草效果达80~90%以上。现将其施用技术简述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园施用化肥,是提高亩桑产量最迅速、最显著、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为此就当前桑园施化肥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与建议供作参考。1 简况与作用化肥最早群众称洋粪,由于它的推广和施用,推动了我市农业的长足发展。据资料介绍:我国目前化肥的使用量达4000余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我市也在8万吨左右。增施化肥,可增产粮食50%以上(可间接养活全国人口5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则达60%以上,每增施1000Kg化肥,就相当于增加1.33~2.66hm~2耕地产的粮食,这说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我市自上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9.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2,30(1):24-28
<正> 有机肥也叫农家肥或粗肥,在我国施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是一项桑园的主要增产措施,它既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稳、成本低的特点,又有改良土壤、肥效持久均衡、提高地力等的作用,还可充分利用各种有机物(动植物残体)参与生物循环、造福于社会与人类。因此,施用与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广松 《四川蚕业》2003,31(1):23-25
桑树叶面喷肥 ,又叫根外追肥 ,它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肥效速、利用率高、省工节肥、简便易行的有效增产技术措施。既可及时补充桑树所需的营养元素 ,又可弥补土壤施肥之不足 ,还能洗涤叶面粉尘或污染物 ,对充分利用养分及快速发挥肥效、增加产量、改善叶质 ,均有其重要作用。尤其在久旱无雨的情况下 ,效果更佳 ,一般增产1 0 %左右 ,最高可达 2 0 %以上。在生产过程中 ,应积极的推广应用。1 叶肥的特点与作用1 1 叶肥的特点 :是利用桑树叶片(也包括其他作物 )能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特性 ,把相应浓度的水溶性肥料 ,在其生长期内 (尤其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