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氯前列烯醇(ICI)在奶牛中 ,一般用于同期发情 ,调整产犊季节 ,治疗持久黄体等不孕症。多年来 ,在奶牛业生产中我们采取肌肉注射ICIO.2mg/头 ,诱导同期发情 ,于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 ,发情率达到60 %。为了比较同期发情效果 ,1996~1999年采取子宫灌注ICIO.2mg/头、0 3mg/头 ,于子宫灌注后48~72小时观察 ,同期发情率分别达到71 6 %、87 5 %。1材料与方法1.1药品ICI0 2mg/支 ,批号950305970326980514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产1.2方法直肠检查空怀奶牛 ,…  相似文献   
2.
一起饲喂枯草芽孢杆菌产品引起鲜奶不能发酵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武汉某奶牛场荷斯坦成母牛饲喂台湾产枯草芽孢杆菌产品72h后,鲜牛奶接种乳酸杆菌不能凝聚的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可能是枯草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瘤胃后干扰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或者某些未知次代谢产物通过血奶屏障进入牛奶,从而影响了乳酸杆菌在牛奶中的增殖速度.  相似文献   
3.
将武汉某牧场的38头隐性乳房炎患牛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自家疫苗免疫试验,第二组使用药物治疗。每月采集奶样送至湖北省DHI检测室,探究自家疫苗对降低隐性乳房炎患牛乳体细胞数的效果。结果表明,自家苗免疫组牛奶体细胞数下降幅度极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乳热症,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机能障碍疾病。其特征是咽、舌、肠道麻痹、体温下降、感觉减退、四肢瘫痪。如治疗不及时或误诊,则造成持续瘫痪,导致奶牛淘汰。近来,我们对武汉某奶牛场8头患生产瘫痪的奶牛进行诊治,效果理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武汉某奶牛场饲养中国荷斯坦奶牛100头,其中成母牛60头,集中在一栋牛舍饲养,青年牛22头,犊牛18头,分别饲养于不同牛舍。每头成母牛日喂混合精料5~10kg、青贮料5kg、稻草5kg、青杂草15kg、糟渣料(主要为啤酒糟)10kg。2临床症状该场先后有8头牛发病,时…  相似文献   
5.
牛床地面较滑,地面坡度大于5%,奶牛站立、起卧太快,易引起后肢撕伤。如卧地不起,病程太长,半个月不能站立的牛,往往被淘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奶牛前肢肌肉、韧带撕伤治愈的病例报道较多,但中西结合治愈奶牛后肢撕伤的病例少见报道。现将中西医结合治愈奶牛后肢肌肉、韧带撕伤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肉牛养殖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重要畜牧产业之一,但随着肉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显现。养殖废弃物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为养殖产业和环境保护并重发展,推广肉牛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研究探索,总结出了更适合五峰山区肉牛养殖的发酵床技术,以帮助养殖场(户)增加养殖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养殖业并重发展。  相似文献   
7.
奶牛性控冻精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将奶牛精液中的XY精子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可以由人们自由控制遗传性别的精液进行冷冻而获得的单性精液。为了提高奶牛性控冻精的受胎率及使用效率,我们对武汉金旭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71头自然发情奶牛进行了性控冻精在不同时间输精效果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药羊踯躅有杀虫作用,用羊踯躅进行钉螺浸杀试验,研究其杀螺效果。将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羊踯躅溶液作浸杀钉螺试验,观察钉螺死亡率及羊踯躅对钉螺软组织中总蛋白和糖原含量的影响,并检测羊踯躅提取液对鱼类的毒性。结果表明,羊踯躅有较强的杀螺作用,而且对鱼类的毒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蔬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蔬菜穴盘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茄子育苗适宜的穴盘规格为50孔(54 cm×28 cm),温控条件为日29~31 ℃、夜19~21 ℃;丝瓜育苗适宜的穴盘规格为32孔,温控条件为日29~31 ℃、夜19~21 ℃;甘蓝育苗适宜的穴盘规格为72孔,温控条件为日24~26 ℃、夜14~16 ℃;均采用商品基质。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奶牛饲养总量已经达到800万头。这800万头的存栏奶牛每年可繁殖后代约500万头,其中约250万头为雄性后代,这些雄性后代不具备产奶能力,也很少用于继续饲养。目前,国内外对这种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制造培养用血清。据估计:我国每年对培养用血清的总需求量在20亿ml以上,主要为质量较优的新生牛血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0年颁布了《中国生物制品原辅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其中规定了牛血清质量标准的8项指标。在新生牛血清生产的实际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血清的生产量与血清质量。但在具体因素对血清生产的影响程度方面,报道的研究资料则较少。本项研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