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腹蛙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棘腹蛙对水质、地质、气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护棘腹蛙这个中国珍稀两栖物种,本文从生态学、遗传学、繁殖学、营养价值等方面对棘腹蛙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棘腹蛙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林蛙新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国内对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较少,野生资源也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寒露林蛙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从生物学习性、场地选择、繁殖学、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的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雉类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砍伐森林、烧山垦植和农业侵占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造成栖息地的破坏、丧失和片断化,使白颈长尾雉面临着严重的栖息地片段化和生境丧失的威胁。为了保护白颈长尾雉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本文从栖息地、活动区、空间生态学、食性和繁殖学等领域对白颈长尾雉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其致危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以期为白颈长尾雉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娄底的地理概况与放养鸡的有利条件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介于北纬27°12′31″~28°14′27″、东经110°45′40″~112°31′07″之间,周围与湘潭、长沙、衡阳、益阳、邵阳、怀化6市相邻。娄底属于云贵高原向江浙丘陵递降的过渡带,境内有山地、丘陵、冈地、平原四种地貌,形态呈山地成片,冈丘交错成串,冈地如波,平地绵展的特点。总面积8117.7km2,其中山地占49.4%,丘陵岗地占36.3%,耕地面积1388.6km2;2008年末总人口418.4万人,其中80%为农业人口;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相  相似文献   
5.
娄底市是油茶的适生区,市政府举大力把油茶产业作为兴市富民产业来抓,大片油茶林可用于养殖土鸡。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本试验选择了体况良好的30日龄小三黄鸡400只,随机分为2组,以放牧油茶林为主、补料为辅的方式,对照组补料时自由采食配合饲料,试验组补饲单一玉米,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为油茶林放养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平均每只日增重比试验组略高,平均每只每天采食饲料量略高,料重比略低。试验组的日增重略低,料重比略高,但按照饲料与毛鸡的现行市场价格计算,试验组平均每只鸡消耗的饲料费用反而较少,毛收入更多。  相似文献   
6.
为补充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相关数据,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利用样带法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白斑棱皮树蛙(Theloderma albopunctatum)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白斑棱皮树蛙成体6只,蝌蚪5尾,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结果显示:白斑棱皮树蛙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稳定的种群,栖息地位于中高海拔的原始林或次生林中,栖息地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该蛙繁殖季节为5月前后,通常在树洞内进行繁殖,产卵量少,约10枚左右。蝌蚪生活在树洞积水内,唇齿式为I:3+3/1+1:II。该蛙种群数量相对稀少,该文也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淡水龟分布与资源情况,2013年3~10月、2015年4~5月、2017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淡水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溪流、山地、河流三种生境,共设置调查样带28条,960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有3科6种,占海南淡水龟总种数的46.2%,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4种11只,包括1只大头扁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5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2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3只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访问调查淡水龟两种,分别是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低,人为捕猎、水电站的修建,对淡水龟类种群影响大,外来龟类的管理存在隐患,建议加大对保护区内及周边龟类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食性和生态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对野猪进行了总结,针对野猪人工饲养中存在的生长缓慢、饲养难度大、性成熟晚、繁殖力低、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针对特种野猪养殖中存在饲养周期长、繁殖性能低、配种难度高、仔猪成活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