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夏秋蚕品种围绕健康性强、丝质好的选育目标,育种工作者相继育成了不少品种,但由于丝织品要求不断变化,丝质的提高和收成的稳定往往两者出现新的矛盾,阆中种场选育组配的夏秋蚕新品种(湘晖×7532)×锦5.6,经过农村试养优于现行其它品种,把健康性和丝质兼顾一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夏秋蚕品种围绕健康性强丝质好的选育目标,育种工作者相继育成了不少品种,但由于丝枳品要求不断变化,丝质的提高和收成的稳定往往两者出现新的矛盾,阆中种场选育组配的夏秋蚕新品种(湘辉×7532)×锦_(5.6),经过农村试养优于现行其它品种。把健康性和丝质兼顾一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讨蚕桑草在桑蚕饲育上的可行性,客观地评价它作为蚕饲料的实用性。我们在今年春、夏、秋三季蚕期中,根据蚕的不同季节和蚕桑草的生长特点,进行了一系列饲育试验,得到了相应的有关数据,对这一事物的认识更为深化,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四边”栽桑,地尽其利,是我县及全省桑树栽植的主要形式。也是蚕桑生产迅速发展,桑多、叶多、蚕茧年年上升的成功途径。因此,1978年全省产茧突破百万担大关。广大蚕业工作者和蚕农又积极向生产的深度进军,蚕桑生产的内在规律正在被实践所揭示和认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桑树的重修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在五十年代,全省仅有川东的合川等少数几个县在做,目前,这种修剪方法已在川北、川南、川东,甚至川西的大多数地方被采用。成为“四边”桑栽培管理独具一格的型式。养蚕作业随着这种变革也由过去的一年春秋两季,而大幅度地增加了夏蚕饲育,大大发挥了增产蚕茧的作用。本文作者试图从这方面论述一下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同业界指正。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推广,新型的高效化学杀虫剂的普遍应用,桑叶受到污染,桑蚕饲育中毒也日趋严重。1987年春我县因水稻治虫施用含沙蚕毒素的杀虫双及杀虫脒,导致了大范围的桑蚕中毒,造成很大损失。全县约有3700张蚕大多无收,有的村、组甚至全军覆殁,群众怨声载道。云龙区春蚕发种2485张,产茧21511公斤,平均每张单产  相似文献   
6.
<正> 为做好蚕种生产经营管理指导工作,近年来进行了蚕卵、蚕蛹重量的系列变化调查,提供了技术管理的实用依据。现将资料整理于后。 一、蚕卵重量的变化: 蚕卵产出后,随着卵龄的增加和发育,卵内营养物和水分的消耗,卵的呼吸等生命活动的进行,卵的重量呈有规律的减轻变化。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进行养蚕、制种作业,对克卵粒数、克蚁头数和卵量与蚁量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以便计划安排和技术管理。我们于1984年对几对推广的蚕品种在川东地区的条件下作了调查和分析。兹将资料整理阐述于后。  相似文献   
8.
<正> 蚕种散卵的胚子解剖,历来采用纱布包卵经过苛性钾溶液浸渍一定时间后,用吸管在水中冲出胚子进行观察,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不过,由于蚕卵被包在纱布中,浸渍时不能直接观看到卵色变化,对于解剖蚕卵经验不足的人稍有掌握不好,容易出现浸渍偏老偏嫩的现象,难于冲出完好的胚子,特别是戊_3以前更是这样。当今,在全省普遍推行散卵的情况下,农村催青网点多,如何能顺利的做好胚子解剖工作,预测孵化日期就显得更为紧要。近年来,我们在散卵催青解剖胚子中,试行了另一种方法,效果甚好。现将其作法简介如下:就是用万能胶纸或胶纱布一小块,长约三厘米,宽一厘米,把解剖用的蚕卵粘附在有胶的一面,用手轻轻压平压紧,类似平附种的蚕连纸条样,然后用钳子夹起,当盛有苛性钾溶液的烧杯在酒灯上煮沸后,将灯移去,再放入烧杯的液中浸渍,边浸边观察,蚕卵变赤豆色后取出放置清水中,用吸管冲出完整的胚子,即按照解剖蚕卵的常规技术,进行显微镜观察胚子的发育阶段,为合理进行催青技术处理和发种收蚁确定日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县人民以开拓进取的姿态,战胜了百年少见的洪涝灾害,取得了蚕桑生产的突破性进展。1989年全县发种64453张,比上年净增10200张增长19%,蚕茧产量1468.95吨,比上年净增262.2吨上升21.7%,产值1268万余元,比上年增收466万元增长56.5%,不仅蚕茧增产幅度大,而且实现了春、夏、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