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各种单一维生素添加剂,由于价格都较昂贵而稳定性又较差,加之一经复合后再进行检测就很困难。因此,其分析对于复合多维添加剂的生产来说,无论对防范假冒伪劣品和控制产成品质量,即显得十分重要。维生素添加剂品种繁多,分析方法也较繁杂,这就给普通实验室的常规检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由于大多数维生素都具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因而在单一维生素的分析中,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主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对有些维生素的分析(如维生素A),此法目前仍是其它分析方法所难以取代的。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添加剂,具有试剂简单,检测…  相似文献   
2.
l波长校正公式的推导国标GB7292—87是测定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含量的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具有快速准确,测定中无需使用昂贵的标准品,并且测定结果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维生素A的生物效价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维生素A单一制品,许多国家药典都采用该法为测定方法。该法中的吸收度校正公式为:A_(325)(校正)=6.8l5A_(325)-2.555A_(310)-4.260A_(334)。有些检测人员由于不了解其推导原理,因而在应用中往往会感到迷惑不解。现将其校正原理及公式推导介绍如下。由于维生素A醇和维生素A醋酸酯分…  相似文献   
3.
李星明  付丽华 《饲料工业》1994,15(11):41-43
电热石英管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的硒昆明市饲料公司李星明,付丽华,石艳硒是畜禽生长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它与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以及保护细胞内膜完整等生化功能有关,缺乏时会影响生长繁殖,引起肌肉水肿、肝坏死。同时硒又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4.
5.
旅游扶贫重点村是我国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集中体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相关性分析探讨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异质性,并从自然及人文层面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扶贫重点村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类型,地理空间集中性较强,区域间单元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密东稀"等特征,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突出;旅游扶贫重点村空间密度差异较大,分布密度呈现"桂西集中连片,桂东桂北多中心"的格局;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且冷热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北热南冷""大部分冷、局部热"的格局态势,空间分异主要是以冷点区和次冷点区偏多;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受到地形、水文状况、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客源市场、政策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而提出助推旅游扶贫重点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昆明市饲料公司饲料厂自1982年7月试生产以来,主要产品为鸡系列饲料。现就该厂饲料产品质量保证环节,作如下分析介绍。一、饲料配方设计配方组成须针对不同生产目的的饲养标准要求、饲料资源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价值和价格,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以求得饲料配方具有较高的营养性、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我们在设计配方时,注重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合多维添加剂中脂溶性维生素VA、VD_3、VE昆明市饲料公司付丽华,李星明,石艳目前市场上国内外厂家生产的各类复合多维添加剂产品种类繁多,用法各异。这类产品由于厂家的不同,以及有些维生素稳定性较差,以致其中维生素实际含...  相似文献   
8.
测定饲料及其主要原料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对平衡饲料中氨基酸,判定重要原料如鱼粉的内在质量以及进行配方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分析手段的限制,企业往往难以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使用日本岛津LC─6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实现了对配合饲料和鱼粉中16种氨基酸的分析,并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对照,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方法与材料1.l流程和原理LC─6A系统使用离子交换柱OPA(O─邻苯二甲醛)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分析氨基酸。分析流程见图1。通过对阳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将氨基酸分离后,在有巯基存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整体发展水平高且内部板块发展差距大的省市进行共同富裕水平评估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在基于三生空间理论重新解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PROMETHEE评价法、泰尔指数、收敛模型对广东省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共同富裕水平处于上升态势,整体上呈现由珠三角向外围降低的半圆形空间格局,粤东、粤西、粤北的多数城市处于低低集聚区;广东省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具有区域不均衡性,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但差距呈逐渐减小趋势,同时粤东、粤西组内差距明显;广东省共同富裕水平存在σ收敛、绝对与条件β收敛,4个区域的绝对β收敛速度与条件β收敛速度的位序格局具有迥异性,省域内部板块间追赶效应显著;广东省城市间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基础设施对周边城市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提升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抑制邻域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培育不同层级增长极+强化区域网络关联度,抑制负向作用+强化正向作用(外生变量),以此促进广东省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