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者的话: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涉及知识之广;自知掌握的知识非常贫乏与有限,还要多跟名师名中医进行辨证论治,略懂中医其中的微妙,才能掌握前人的经验,推陈出新,才能有自己的见解去帮助大家,解除患者痛苦。我已是中医成教本科毕业生,现有幸拜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李万瑶教授师承门下,跟随她在附属一院与固生堂医馆开诊。李教授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  相似文献   
2.
李万瑶 《蜜蜂杂志》2004,(11):33-33
归来穴是足阳明胃经下腹部的经穴。“归”,还也;“来”,返也。穴名有恢复和复原之意。刺此穴可使气血旺盛,穴主男子卵缩,女子子宫脱出诸症,使病复原而愈,故以为名。《会元针灸学》说:“归者,轨道;来,去而复来,男子妇人胃气归原,谷化阴精,精化阳气,气和化质,质和精血,如归去而又复来,故名归来也。”有人认为“归来如当归,皆妇科之良方。”归来穴位于肚脐(神厥穴)旁开2寸(天枢穴),向下4寸,即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或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2寸。或先取耻骨联合上缘凹陷处的曲骨穴(脐下5寸),在其向上一寸(一横指),再旁开2寸处是穴(如图所示)。该穴有…  相似文献   
3.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阳明、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此穴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之功,在临床中应用较广。穴名释义:“关”,即机关,为开阖之枢机;该穴正当下颌关节处,有关牙齿的开阖,故名之于“关”;因为其在颧骨弓下,并与上关穴相对,故名之于“下关”。另一说,下关者,因牙关分上下二处,上关即客主人,位于下关穴之上;下者,下片部也,牙关是开合之机关,属下,两“关”穴相对,故名下关。1取穴方法闭口取穴,下关穴位于耳屏前约1拇指横指,当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此穴闭口有孔,张口即…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痹症是经络不通 ,气血闭阻引起的一些痛症 ,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临床上病程长、疗效慢 ,很难治愈。李万瑶教授不循常法 ,将传统的蜂螫疗法与祖国医学的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 ,对痹症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治验小结如下。1 辨证分型根据临床表现何邪偏胜可分为 4症 :行痹 :肢体关节走窜疼痛 ,此起彼伏 ,痛无定处。有时兼见寒热 ,舌黄腻苔 ,脉浮滑。此为风气偏盛所致。痛痹 :畏寒 ,关节疼痛较剧烈 ,或酸胀疼痛 ,遇寒加重 ,…  相似文献   
5.
血海穴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腧穴之一 ,其定位是嘱患者屈膝 ,在大腿内侧 ,髌骨内侧端上 6cm ,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如图所示 )。简便取法是 :患者屈膝 ,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 ,二至五指向上伸直对着大腿 ,拇指约呈 4 5度角斜置 ,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揉按此穴有酸胀之感。血海穴在蜂针临床应用中是常用穴 ,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都有确切的疗效。  蜂针血海穴时一般为直刺法 ,也可用散刺法。本穴还可用灸法。血海穴的功用与脾脏及脾经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1 能健脾益气统血、养血行血。因为脾脏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6.
肾俞、命门都是补肾壮阳的要穴,两穴均在腰部第二腰椎部位。命门为督脉的经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玉龙经》注明:“在脊骨十四椎下与脐平”;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及背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命门穴旁开1.5寸。简易取穴时,可先摸到髂前上棘最高点(即腰胁部盆骨的最高点)向后水平延伸,正对的腰椎间隙为第四腰椎下,再向上摸两个椎体就是第二腰椎。《甲乙经》指出:肾俞,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1.5寸。穴名释义:肾俞的“肾”,指肾脏。“俞”,有转输之意,脏腑之气血输注于背腰部的腑穴,称背俞穴。该穴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是治肾疾…  相似文献   
7.
<正>肝腧穴(BL18)即肝之背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出自《灵枢·背腧》,其穴名解:肝,即肝脏;腧,转输也,是肝脏之气血转输之处所,外现于膀胱经的穴位。本穴内应肝脏而为腧,故名"肝腧"。其治在肝,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1]。1定位及取穴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患者正坐或俯卧位,双手下垂,从其肩胛骨下角向中间平触到第  相似文献   
8.
"间使"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为五输穴的经穴,属五行学说的金穴.出处于《灵枢·本输》.穴释:间,夹隙为"间",即间隙;使,即命令、治事为"使",中药用药有君臣佐使的使.此穴位于腕后3寸两筋之间心包经上,心包络为心的外围,心为君主之官,心包由心君主宰,代心受邪,代心行事,为臣使之官.该穴有臣使之意,故名间使.间使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本经所行的"经穴",心包居于胸中,护于心脏,为君所使,除为心脏提供营养之外,和三焦经互为表里,协同心完成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蜂针疗法是用蜜蜂的尾针刺入患者的穴位或痛点,通过蜂毒和蜂刺的共同作用而起到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等功效。中医理论认为,以毒攻毒,现代经过医药学家的临床研究表明,蜂毒能改善病变部位的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蜂毒通过其活血通络的作用修复组织细胞及减少神经阻滞作用,使之达到镇痛、消炎、调节代谢、抗肿瘤、抗辐射、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其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  相似文献   
10.
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滑膜炎症疾病。早期关节滑膜增生性肉芽肿、逐渐出现软骨糜烂、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