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种中草药对三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40种常用中草药的浸出液对本地分离鉴定的3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用纸片法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黄、黄连等中草药具有显著抑菌效果,为筛选中草药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目前在本地区和国内各大养鸭场广泛流行、危害严重的小鸭急性烈性传染病。在疫区,发病的鸭群比例在90%以上,病雏鸭死亡率在75%以上。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是病鸭发生脑炎(扭头、抽搐、脑膜充血、出血)、鼻窦炎(鼻窦部肿大)、胫跗关节炎(跗关节肿胀)及纤维素性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腹膜炎。本病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脚蹼。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但以春秋季节高温多雨天气流行最为严重。水域不洁、运动场地面粗糙、环境卫生恶劣的场地鸭群发病率更高。目前本病虽主要侵害小鸭,但临床检验表明,小鹅亦…  相似文献   
3.
水禽传染病流行动态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禽养殖形势喜人。但由于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及其它复杂因素的作用,水禽的各种疾病的危害亦越来越严重,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水禽传染病,已成为近年禽病研究的焦点之一。现就目前主要的水禽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及防制对策,略作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是病鸭发生脑炎(扭头、抽搐、脑膜充血、出血)、鼻窦炎(鼻窦部肿大)、胫跗关节炎(跗关节肿胀)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本病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脚蹼。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但以春秋季节高温多雨气候流行最为严重。水域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鸭产品质量标准要与国际贸易完全接轨,就必须使鸭产品成为国际公认的无公害低药残、无疾病感染的“绿色”营养保健食品,这是当今肉鸭生产者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一关。1.选养健康优质种鸭群广东供应港澳等地的白条鸭(又称保鲜鸭)的标准要求是:春夏季节每只最轻体重(空腹计)为3.4公斤,秋冬季节最轻体重为3.75公斤,其价格比当地市场毛鸭每公斤高0.6~1.0元,价格优势明显。但每年4~9月是广东气候最炎热的时期,饲养一般的鸭品种难以达到这个体重,而体型硕大的杂交商品代奥白星鸭和超M型樱桃谷鸭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耗料少…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油乳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将65头51日龄四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13头/组),其中AA组和DD组分别为油乳灭活疫苗A及合成肽疫苗D的二次免疫组,AAA组及DDD组为相应疫苗的3次免疫组,在首免或二免后4周加强免疫,采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首免后2、4、6、8、10周及12周(WPI)特异性抗体的阻断率。研究结果表明,在6 WPI,DD组及DDD组抗体阻断率开始上升,接近或达到峰值,其阻断率分别为94.5%(13/13)和97.1%(13/13),随后DD组抗体水平基本维持稳定,而DDD组抗体水平在10 WPI缓慢攀升至峰值,随后下降至65.7%(11/13);AA组和AAA组在6 WPI尽管抗体阻断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在10 WPI达到或接近峰值,分别为53.0%(8/13)及45.3%(6/13);综上,与猪口蹄疫O型油乳灭活疫苗2次免疫或者3次免疫相比,合成肽疫苗不仅可使机体获得较高水平的抗体,且抗体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仙湖3号鸭是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养鸭课题组选育的肉用型鸭新品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该品种属大型肉鸭,外形与北京鸭、樱桃谷鸭大致相同。成鸭全身羽毛呈白色,喙呈橙黄色,少数呈肉白色,脚为橘红色。脚较短,颈粗短,背长阔,胸部特别宽阔,部分鸭胸腹可见垂皮,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在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均可发生。主要特征是发烧、面部浮肿、眼鼻有分泌物等。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流行期长,极易反复,常与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并发,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鸡传染性鼻炎,已成为近年禽病研究的焦点之一。笔者对本省某鸡场鸡传染性鼻炎进行了系统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鸭疫里氏杆菌三水、南海各1株菌分别用室温-营养琼脂斜面法(A法)、4℃-营养琼脂斜面法(B法)、室温-石蜡油-营养琼脂斜面法(C法)、4℃-石蜡油-营养琼脂斜面法(D法)、鸭疫甘油复方保护剂法(E法)五种方法进行保存条件筛选。结果,A法最长保存时间为15天;B法最长保存时间为36天;D法最长保存时间为71天;C法保存至71天仍部分样本有存活;E法保存至71天全部样本仍存活。用E法进一步作鸭疫里氏杆菌多个菌株保存试验,结果珠海株、南海一场株、肇庆林文株、鸭疫V株、海丰株依次达到120天、195天、207天、385天、404天、540天仍有存活。试验结果为本菌种作短中期保存和长期保存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其病原菌血清型至少有21个,以前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等。本病主要发生于7-20日龄的雏鸭,实际上40天龄以上的小鸭亦可发病。该病主要危害家鸭,某些报道认为火鸡和鹅等禽类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