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在全面开展植物检疫、农业、生物、物理器械防治的同时,科学、经济、安全、有效的使用化学防治,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化学防治法对病虫作用快、效果好,便于大面积生产使用,均易广泛地为蚕农所接受.尤其近年重视加强了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对控制桑树病虫发生危害获得显著成效.但因蚕农长期习惯依赖农药治虫的观念,"见虫用药,单一防治"致使不合理大量用药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影响了化学防治在桑保工作中优越性的发挥,成为当前生产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山东省桑树病虫化学防治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虽适当的肥培管理及伐条收获法能期待着桑园效率的提高,但本县应用地膜复盖栽培是提高效率的主要因素。县蚕丝试验场于1968年着手研究,1978年取得成果,经县蚕业技术普及会议审议,定为普及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轻桑天牛危害,除抓住幼虫期防治外,本着治早、治小、治巧的原则,了解掌握桑天牛的产卵为害活动,是控制该虫蔓延极为重要的环节。为了探讨桑天牛的产卵规律,为进行早期防治提供依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近年选择不同类型的桑园,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内部污染茧不仅使生丝质量明显降低,而且能造成缫丝效率降低等经济上的严重问题。发生内部污染茧的原因涉及各个方面,但根据最近各地的调查,认为多由脓病引起。笔者在1957年曾因爱知县出现大量不化蛹蚕,受缫丝业者的委托作了调查。调查的结果也和现在多由脓病引起的结论相同(参照第1表)。下面就这个问题提出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细菌性杀虫剂中的苏云金杆菌制剂(简称BT剂),虽在养蚕上直接利用甚少,但打算从养蚕外的利用与养蚕关系及影响的观点概述如下。何谓细菌性杀虫剂:像蚕的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等病害那样,害虫也患各种微生物病害。利用这些病原微生物防除害虫的方法为微生物防除,此种病原体或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