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重庆动物园鸟语林兴建于2002年7月,占地40余亩,是集动物驯养、表演、观赏、繁殖、育雏、科普知识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型动物展示区。其中混合散养多种禽类,包括:涉禽、水禽、飞禽、猛禽、鸣禽、攀禽、走禽类等极具观赏价值的禽类。由于动物种类繁多,饲养数目较大,活动范  相似文献   
2.
动物园动物及其生存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菌,为了解动物园动物及其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空气中菌落计数及对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的方法,对重庆动物园的几种珍稀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土壤、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动物园环境中有很多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建议对动物园动物生存环境实施有程序、有计划的预防保健措施及有效的环境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3.
巴豆在治疗野生动物消化道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笔者曾用独味巴豆治疗野生动物消化道梗阻病例9例(袋鼠4例、驼羊2例,东北虎、黑猩猩、野马各1例),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特点是量小、安全、效果确实.巴豆用于治疗野生动物消化道梗阻罕见报道,现归纳总结如下,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重庆动物园一头5岁雄性水鹿在鹿茸角质化的过程中,由于在铁栏杆上不断磨擦,导致额头部皮肤破损出血并发感染,额头附近及颈下出现多处脓肿,经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绿脓杆菌引发的化脓性额窦炎,经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u2 、Cd2 、Zn2 3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水中亚硝化、硝化作用的影响。重金属离子对亚硝化作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体中Cu2 、Cd2 的浓度为0.1、0.5、1.0 mg/L以及Zn2 的浓度为0.5、1.0、5.0 mg/L时,NO2--N浓度的增加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缓慢,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此现象不断加强;重金属离子对亚硝化作用抑制程度的顺序为Cu2 >Cd2 >Zn2 ,这与3种金属硫化物的稳定性是一致的。重金属离子对硝化作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试验组中NO2--N浓度的减少量与对照组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当Cu2 、Cd2 浓度增为5.0 mg/L时,对硝化作用产生明显的抑制;而同浓度的Zn2 对硝化作用却没有抑制;3种重金属离子对硝化作用抑制程度的顺序为Cu2 >Cd2 >Zn2 。试验还发现,Cu2 对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后,其硝化功能很难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冀22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棉花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03)。2010年由新疆石河子亚心种业有限公司从河北冀棉经作科技有限公司引进。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近亲真宽水蚤Emytemora affinis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影响显著。当水温为5—25℃时,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缓慢上升,当水温为25~33℃时,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则骤然升高,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1354e0.0574a(R2=0.9582)和y=0.7746e0.574a(R2=0.9584);当温度为5—33℃时,窒息点为(0.96±0.04)~(3.94±0.17)mg/L。盐度为5~15时,蚤体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为15~35时,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3x0+O.0061x+0.4549(R。=0.9047)和y=-0.002x2+0.0352x+2.6059(R2=0.9047);盐度为5~40时,窒息点为(0.46±0.05)~(0.98+0.03)mg/L。  相似文献   
8.
河蟹生态育苗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已经初步成熟,有关学者对各种生态因子对蟹苗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较多研究[1-3]。对于pH值的适宜范围,很多学者有针对性地作了不少研究,鱼类养殖的适宜pH一般为7~8.5,超过9以上无论是养成还是育苗,成功的机会均会大大降低[4]。房文红等只做过对虾溞状幼体与pH值的研究[5],认为饲养水的pH值增加会导致前期溞状幼体和后期幼体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但pH值对河蟹溞状幼体影响的报道甚少,本文通过探讨河蟹两次消毒和pH值及苗产量间的关系,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试验池148口,每口2 hm2,但由于…  相似文献   
9.
几种生物饵料对海蜇幼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养殖过程中,褶皱臂尾轮虫(Bra chionusplicatilis)、细巧华哲水氵蚤(Sinocalnustenellus)、近亲真宽水氵蚤(Eurytemoraaffinis)、蒙古裸腹水氵蚤(Moinamongolica)和卤虫(Artemia)无节幼体,均可作为幼蜇的饵料,在水温22~25℃,pH8 4~8 8,溶氧4~8mg/L,盐度30±0 5的条件下,培养22d幼蜇日生长率为1 2%~3 2%,成活率为100%。其生长率与试验饵料的种类关系不大,而与投喂密度有关。轮虫的合适密度为0 5×104~1 0×104/L。笔者还根据试验结果,以等生物量法,提出了投喂其它几种生物饵料的参考密度指标。以期为海蜇的人工养殖寻找更加广阔的饵料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