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近十年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对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从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入侵的生态学效应、防治与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近十年紫茎泽兰的研究成果;概述了紫茎泽兰生殖和物候特征等有利于入侵的生物学特性,阐明了有利于其扩张的生理因素;总结了紫茎泽兰入侵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化学机制,紫茎泽兰入侵对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和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介绍了紫茎泽兰防除、替代控制和利用方面的进展;指出应加强化感物质的降解和影响机制、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落间关系的研究,以及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挖掘紫茎泽兰的利用价值;提出自然条件下对紫茎泽兰的种群建立、群落演替方面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荣  杨磊  卫伟  张钦弟 《草业科学》2021,38(8):1439-1450
为探究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在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2016 ? 2018年生长季0 ? 1.8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检测,分析人工柠条灌丛[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不同植被管理方式[对照(不平茬也不除草)、平茬除草、平茬、除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茬除草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最高,在上、中、下坡位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2)在整个生长季内,各管理方式0 ? 0.4 m浅层土壤水分波动最大,而1.0 ? 1.8 m较深土层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和降水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无论是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在各土层中土壤水分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3)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植被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土壤水分的活跃层与次活跃层的深度为0 ? 0.8 m,其深度大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而对照管理方式土壤水分在0.3 m以下都为相对稳定层,其深度小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平茬除草管理方式更适合研究区柠条灌丛植被的管理,这为该区域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管理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在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地,以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各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结果表明:乔木层的胸高截面积沿海拔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α多样性,乔木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都呈显著的单峰分布格局(P<0.01),灌木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大体呈以中高海拔1507m为峰值的偏峰分布格局,均匀度指数大体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草本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较低海拔下随海拔升高递减,较高海拔下变化不大,均匀度指数大体呈递增趋势;β多样性大体呈“~”型变化;γ多样性,大体呈单峰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地带性植被以及群落内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山西文冠果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山西省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联性,在典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山西省文冠果群落的22个优势种、231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性进行了定量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2个优势种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负关联,物种之间相对独立。χ2检验结果表明,有78个种对呈正相关,153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1。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64个种对呈正相关,有167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38。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79个种对呈正相关,有152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2。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联结性较弱。根据物种的生态特性,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方法,把22个优势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结果表明,山西省文冠果群落整体结构不稳定,优势物种处于演替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刘剑荣  杨磊  卫伟  张钦弟 《草业科学》2022,38(8):1439-1450
为探究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在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2016?2018年生长季0?1.8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检测,分析人工柠条灌丛[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不同植被管理方式[对照(不平茬也不除草)、平茬除草、平茬、除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茬除草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最高,在上、中、下坡位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2)在整个生长季内,各管理方式0?0.4 m浅层土壤水分波动最大,而1.0?1.8 m较深土层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和降水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无论是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在各土层中土壤水分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3)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植被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土壤水分的活跃层与次活跃层的深度为0?0.8 m,其深度大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而对照管理方式土壤水分在0.3 m以下都为相对稳定层,其深度小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平茬除草管理方式更适合研究区柠条灌丛植被的管理,这为该区域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管理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