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1.
应用IFA和免疫酶染色法(IEA)分别对家猪屠宰工人和饲养员及其猪肺组织和血清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与抗体(抗-EHF),结果屠宰工人和饲养员EHF隐性感染率随着工龄和接触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呈正相关关系(r=0.95;0.98)。特别是EHF病毒抗原阳性猪的饲养员抗-EHF率高达20%(2/10),而EHF病毒抗原阴性猪饲养员未见感染(0/50);不同疫区猪带毒率和抗-EHF阳性率均为EHF高发病区>中发病区>低发病区;非疫区未见感染。就此认为,在EHF疫区不应低估猪传播EHF的作用,及其流行病学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进行人工感染猪实验。以RPHA和RPHIA检测体液EHFV抗原与抗体,IFA检测组织中EHFV抗原。结果分别在人工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开始从血清、尿、粪、唾液等样品均检出EHFV抗原与抗体,而且从肺、脾、肾、脑、淋巴结检出EHFV抗原,对照组均为阴性。选用EHFV抗原阳性样品再次感染乳鼠脑,可检出特异性荧光物质。结果表明,猪感染EHFV后,在体液中分布广泛,既能在体内复制增殖,又能通过多种途径排出感染性病毒抗原,污染外环境,具备作为EHFV传染源的条件,而且是EHFV的敏感动物。然而从猪脑组织中检出EHFV抗原,说明EHFV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参与损害,由此提示EHF病人早期出现神经症状,似乎病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