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如今,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如果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故障,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从汽车发动机故障分析入手,提出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方式,期望对汽车发动机故障发生率的降低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 本区蚕丝业生产量,建国37年来一直占居全省70~80%,是农民传统骨干副业之一,对形成我省主要产区优势,做出了贡献,得到各级党政部门重视。但在恢复、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一些挫折,走过不少弯路。为使蚕桑生产今后纳入大农业正常发展轨道,在上级部署和各县区划基础上,通  相似文献   
3.
<正> 蚕桑生产涉及植物和动物两个领域,不仅要求在育苗、兴桑、育种、养蚕上要有较高的技术外,还应有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只有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使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放密切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安康地区的地理环境如何?是否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今后兴桑养蚕业的前景有无翻番的希望?现就这几个问题试作简单评述,以提供各级领导部门和专业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1982年2月10—14日,安康地区林特局、多办室和外贸局联合召开了82年蚕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多办室、林特局、外贸公司、蚕技站和地区供销社、妇联、科委、蚕种场、蚕研所,蚕训班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共50多人。安康地区行署付专员王万友、农委付主任沙景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张友余  张京国 《北方蚕业》2000,21(2):4-5,10
兴桑养蚕是安康地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项目,丝绸工业是本区支柱产业,亦是本区扩大出口创汇和财政增收的工程,在全区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保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蚕桑丝绸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全区桑园面积已达4万公顷,最高年(1995年)蚕茧产量达到1385万公斤,占全省总产茧量的80%以上;丝绸工业发展到14家,丝绸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占全区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实现利税2200万元,占全区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的40%;丝绸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80%,占全省丝绸出口创汇总额的90%以上,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蚕桑丝绸产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机遇的到来,必将为安康蚕桑丝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丝绸之路"发源地陕西蚕业必将再展"汉唐雄风",再显昔日辉煌.……  相似文献   
6.
<正> 1981年,我区蚕桑生产遭到春季严重干旱,秋季雨涝低温的威协,又受到三万多张日系春蚕种孵化不良的影响,由于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具体领导,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援和配合下,仍获得了丰收,持续创造了历史最高年产水平。全区发放蚕种141,769张,除去部分孵化不齐补发的蚕种外,实际养蚕139,310张,收购蚕茧538.24万斤。同80年比较,发种增加33.8%,总产增长8.04%。全区除宁陕外,其余九县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增产:石泉县在80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81年又增产39.07%,总产茧由四年前的第六位跃为全区第二位;平利和汉阴两县蚕茧增产也均在  相似文献   
7.
<正> 桑树病虫的危害,是造成我区桑园亩产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980年春至81年冬,我区在开展森林病虫普查工作中,同时对桑树病虫作了调查.在安康、石泉、白河、旬阳、岚皋、紫阳等六县的141259亩桑园中,调查出病虫害种类共达20多种,病虫发生面积达37883亩,平均病虫为害率竞达26.8%,分县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高兴地为陕西蚕桑生产服务20余年,特别是在三中全会以来,看到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源头-西安市区蚕桑的振兴而欢欣鼓舞,亦为我们安康地区蚕桑生产持续发展形势,倍感乐观。然而,正在振兴陕西蚕业之际,个别同志从《丝绸之路》的故乡泼出一瓢冷水,确实叫人费解和不安。虽然我们的学识浅薄,愿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