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具有多种功能,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含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线粒体DNA因其在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而广为人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可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激动剂,并在病原体感染和炎性疾病的病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DNA在进入细胞质或细胞外环境后,可以激活多种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从而触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Ⅰ型干扰素反应。因此,本文就线粒体DNA激活先天性免疫的机制以及其在病原体感染和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线粒体DNA在病原体感染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蛋白合成和折叠的主要细胞器,当内质网内蛋白合成或折叠负担增加,引起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增多时,可激活内质网几条特定信号通路,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这对维持细胞稳态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多种炎性反应疾病与内质网应激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内质网应激引起的未折叠蛋白反应可以诱发或者抑制炎症,另一方面,炎性反应也能影响蛋白折叠,从而促进或缓解内质网应激。2型糖尿病、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重大疾病的病理机制都涉及内质网应激与炎性反应的相互作用,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加深人们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相关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牛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牛消化道如肝、肠道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本试验采用滴鼻吸入的方式感染犊牛,七个月后进行剖检和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肝脏可观察到肉芽肿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或者钙化,外周为上皮样细胞和郎罕氏细胞,最外层是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肠道病变不明显,多为局灶性炎性细胞聚集。此次试验可为牛分枝杆菌对消化道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猫伴发腹腔种植性转移的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1例,较为罕见,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1例15岁雌性家猫,因不食和腹围增大就诊。超声检查显示,左肾尾侧可见一大小约4.27 cm×2.63 cm的肿物。开腹探查,可见大网膜、肠壁及胃壁弥散性分布大量大小不等的球形肿物,左侧卵巢明显增大,表面形成坚实或柔软的结节。对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本文提供该病例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希望对该肿瘤的诊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将不同浓度复方中药“禽康散”和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分别以不同方式接种到鸭胚尿囊膜后观察其对DPV感染的鸭胚保护率;用MTT法测定“禽康散”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EF)的安全质量浓度和增殖的影响,及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禽康散”对DPV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禽康散”在10日龄鸭胚内对DPV具有显著的杀灭和阻断感染的作用.“禽康散”对DEF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为2-4 g/mL,在2-4~2-8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DEF有显著的增殖和抑制DPV感染DEF的能力,且与加药方式和药物质量浓度有一定关系.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禽康散”对DEF具有增殖作用,并对DPV在鸭胚内和细胞水平上均有较好的杀灭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牛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牛结核病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通过牛分枝杆菌致弱株鼻腔吸入的方式感染犊牛,利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牛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牛分枝杆菌主要侵害病牛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镜下可见肺脏中出现特异性的肉芽肿结构和炎性灶,淋巴结中出现特异性的肉芽肿结构、炎性坏死灶和淋巴细胞减少,脾脏中红髓白髓界限不清,淋巴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