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桑园立体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园立体种植是通过合理增加植株密度,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阳光,并配合其它农业技术措施,增加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亩桑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从2000年开始凉山州蚕业管理总站会同宁南县蚕业局、德昌县蚕业办、会东县丝绸公司组织科技人员成立课题组,开展桑园立体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促进凉山蚕业发展,推进国家级优质茧丝基地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3.
陈伟  赵勇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7,35(4):57-58
家住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一社的全国劳动模范李和湘,2006年养蚕收入达到113486元,成为凉山州养蚕第一大户。李和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承包了集体荒山256亩(1亩=667m2,下同),主要栽植桉树、花椒、石榴等,将地势比较平缓的30亩荒山建成高标准桑园,调整10亩承包地,建成密植桑园,在山坡地埂上栽植了部分四边桑,目前已有20亩坡地桑、8亩田桑进入盛产期。修起了一楼一底480平方米的专用蚕房,全部使用省力化蚕台和纸板方格蔟,2006年又投入7·8万元修建了三级提灌站,解决了自家桑园及周围桑园的灌溉问题。2006年李和湘一家养蚕98盒,产茧5158kg,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建设凉山优质蚕茧基地的角度,就如何实现优质蚕茧的高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成果对当地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东  吴冰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2,30(3):58-58
<正> 凉山州委、州政府把蚕桑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项目,利用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水保工程的实施,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再次掀起了蚕业发展的新高潮。春蚕生产在去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仍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春茧喜获丰收。据不完全统计,全州春蚕发种55170盒,比去年同期增发蚕种6100盒,增  相似文献   
6.
桑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褐斑病在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蚕区呈较重发生趋势,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对桑褐斑病的危害、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冰  魏东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2,30(3):56-56
<正> 2002年6月3日,州政府在西昌召开了春蚕生产总结会。参加会议人员30人,宁南县、会东县、会理县、德昌县、西昌市、普格县、冕宁县等七县(市)分管蚕桑生产的领导及县(市)蚕业局(办、公司)负责人汇报了春蚕生产情况,州政协副主席龚尚荣、州政府副州长戚天福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廖安武  田敏 《四川蚕业》2010,38(1):59-60
"凉山桑蚕茧"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率先成为我省蚕业系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笔者在从事"凉山桑蚕茧"地理标志登记申报过程中,对农产品地理标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申报程序,以及"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功对凉山蚕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桑树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大志  陈伟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5,33(1):24-24,30
桑褐斑病又称焦斑病、烂叶病,是桑树叶部的主要病害。以前凉山蚕区桑树栽植以四边桑、大行桑为主,桑褐斑病发生较少。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凉山州栽了大量的成片密植桑园。通过田间调查,桑褐斑病在成片密植桑园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步蔓延之势。为减轻桑褐斑病的发生危害,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