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南方草山草坡分布区气候湿润、温度适宜、适合牧草生长,具有很高的生产和生态价值。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会造成土壤肥力的差异,因此探究南方草山草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对南方草山草坡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深远意义。【方法】湖北省长阳县的天然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农田在中国南方的分布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在该县的火烧坪地区采集3种土地利用类型0—10、10—20和20—30 cm土层深度样品,测定其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不同土层之间养分的差异,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水平。【结果】1)草山草坡3个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显著高于人工草地和农田(P<0.05),而土壤全钾(TK)、碱解氮(AN)含量则显著低于农田和人工草地,pH没有显著区别。天然草山草坡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人工草地和农田的养分含量在0—30 cm土层无显著变化。2)天然草山草坡土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农田和人工草地,且CAT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农田脲酶(URE)活性高于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山草坡,...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湖北火烧坪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研究区农田、草地和天然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其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对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均表现为排放,农田土壤CH4和N2O表现为排放,草地表现为吸收,林地不一致;土壤含水量抑制土壤CO2,促进土壤CH4产生,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CO2和CH4的排放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机肥的施用影响土壤N2O的排放;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由大到小表现为草地 > 林地 > 农田,但草地由于生物量高光合呼吸作用强,向大气排放CO2的总量则较低。因此,人工草地的建造有利于降低研究区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庄媛  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67-15868
[目的]研究绿豆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受Cr3+胁迫后的生长生理等情况。[方法]采用沙培法进行探究试验,分析Cr3+胁迫环境下绿豆幼苗的响应。[结果]浓度〈90 mg/L的Cr3+能增加绿豆幼苗根的活力,而随着Cr3+浓度的增加,根的活力则下降,根老化加快,如当Cr3+浓度为150 mg/L时,其活力为对照的56%。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对Cr3+浓度反应也不同,当Cr3+浓度在10~90 mg/L时,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并高于对照,之后则呈下降趋势并低于对照;当Cr3+浓度为150 mg/L时,SOD、CAT活性分别为对照的51%和53%;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随Cr3+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低浓度(≤50 mg/L)的Cr3+对绿豆幼苗生长影响不大,并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而高浓度Cr3+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