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缺失C端154个氨基酸编码区的vip3A基因(vip3T)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vip3T,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M15进行IPTG诱导表达,比较了完整的Vip3A蛋白和C端缺失的蛋白Vip3T的可溶性和杀虫活性。与Vip3A不同,融合蛋白Vip3T以不可溶的包含体形式存在,诱导表达的菌液中没有检测到可溶性Vip3T蛋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M15(pOTP)诱导表达的Vip3A蛋白对初孵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a)和甜菜夜蛾(S. exigua)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提纯的包含体无毒,但包含体的碱性裂解液却又恢复了对夜蛾科害虫的活性;M15(pQEvip3T)菌液、包含体及其碱性裂解液对这两种昆虫幼虫则完全无毒,说明在大肠杆菌中,Vip3A蛋白C端氨基酸可能对Vip3A蛋白的可溶性和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Bac-to-Bac表达系统在粉蚊夜蛾(Trichoplusia ni ) TnHi5细胞中表达了GFP与Vip2A(c) 酶活成分区域的融合蛋白(GV2融合蛋白),研究了该蛋白对昆虫细胞和病毒产生的影响。Bac-gfp DNA转染48 h后部分TnHi5细胞已经检测到荧光,48~120 h出现荧光的细胞数目增加,最后70%左右的细胞都有较强的荧光。而Bac-gv2 DNA转染后2~5 d仅有极少TnHi5细胞出现荧光且多呈零散分布,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杆状病毒极晚期表达的GV2融合蛋白中的Vip2A对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进行ADP-核糖基化,从而影响了芽生型病毒粒子(BV)的正常产生或限制了BV在其它细胞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潘虹宇  师永霞  王尚 《山东饲料》2013,(26):376+400
为满足郑州航空港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合理利用开发港区地下水资源,查明地下水源地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其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保护措施,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californic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Bac-to-Bac表达系统在粉蚊夜蛾(Trichoplusiani)TnHi5细胞中表达了GFP与Vip2A(c)酶活成分区域的融合蛋白(GV2融合蛋白),研究了该蛋白对昆虫细胞和病毒产生的影响。Bac-gfpDNA转染48h后部分TnHi5细胞已经检测到荧光,48 ̄120h出现荧光的细胞数目增加,最后70%左右的细胞都有较强的荧光。而Bac-gv2DNA转染后2 ̄5d仅有极少TnHi5细胞出现荧光且多呈零散分布,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杆状病毒极晚期表达的GV2融合蛋白中的Vip2A对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进行ADP-核糖基化,从而影响了芽生型病毒粒子(BV)的正常产生或限制了BV在其它细胞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是以反复发作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中西医均缺乏根治疗法。但是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特色以及中药毒副作用小的优点进行治疗,临床中常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复方治疗RA的实验研究1·1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由桂枝、附子、麻黄、白术、防风、生姜、白芍、知母、甘草9味药组成。方中:桂枝、附子温经散寒止痛,麻黄、生姜祛风散寒,通阳开痹,使风寒湿邪从表而散;白术、防风祛风除湿,知母、芍药养阴清热;甘草与白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