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猪锉牙,又称猪磨牙,指猪患有疾病或受不良环境刺激造成大脑中枢神经紊乱而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的空口咀嚼活动~([1])。此病常见于母猪、架子猪,而在仔猪和育肥猪中较少见。该病大多数发生于晚上,有时在午后,会造成猪精神不安,难以入睡,生长缓慢,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养殖效益。1发病原因1.1饲料因素1)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不足。2)饲料种类少,搭配不合理,营养成分单一。3)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易引起猪锉牙。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对雏鸡造血功能的影响,将64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雏鸡随机平均分成A、B、C、D 4组,连续饲喂含有不同浓度AFB1(0、2.8、4.2、5.6 mg/kg)的饲料,分别在7、14 d采血测定各组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数目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取肝脏,称重后迅速固定,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肝指数。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有轻微的贫血症状,14d内无受试动物死亡。连续饲喂7d,B、C、D组肝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但其组间差异不显著。B组WBC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C、D组的RBC、HGB、HCT、PLT数目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连续饲喂14 d,B、C、D组肝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D组又极显著高于B、C组。B组WBC、RBC、HCT、PLT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C、D组HGB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8 mg/kg AFB1能显著升高肝指数,肝脏肿大出血,轻度脂肪变性且浓度越高损伤越严重,而且显著降低雏鸡的血液生理指标(WBC、RBC、HGB、HCT、PLT),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的油皮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油性皮脂漏"等,是由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此病感染对象主要是哺乳仔猪或断奶后仔猪,易发季节为冬季和夏季,感染率和死亡率也比较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此病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原因1.1??环境因素猪舍通风不畅、温湿度不当、消毒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绞股蓝微粉发酵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70头70日龄"杜×长×大"保育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试验期28d。其中,Ⅰ组为不用药对照组,Ⅱ组~Ⅳ组分别为未发酵绞股蓝微粉5、10、15g/kg剂量组,Ⅴ组~Ⅶ组分别为绞股蓝微粉发酵物5、10、15g/kg剂量组。在试验期第1天、第28天时测定各组育肥猪的体重;每天记录各组育肥猪的采食量,腹泻猪头数;在试验期第27天时,采集各组育肥猪的4份粪样,测定其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果显示,10g/kg绞股蓝微粉发酵物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其料肉比(P0.05),降低腹泻率(P0.05);10g/kg绞股蓝微粉发酵物可显著提高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大肠埃希菌的数量(P0.05)。研究表明,绞股蓝微粉发酵物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显著抑制肠道内大肠埃希菌的繁殖,显著优于未发酵绞股蓝微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