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莱芜市园林绿化格局及改造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状况和在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盲目地照搬外地的模式,可能导致该城市园林绿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只有认清形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因地制宜,创造地方特色,园林绿化才大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蚕种质量,降低微粒子病毒污染率,浙江省长兴县蚕种场王建平同志,于2001年在春蚕期,在该场作了桑叶浸消对原蚕生命率的影响试验。将镇·珠、春·蕾分别设漂白粉精液浸渍区、清水浸渍区,空白对照区3种处理。每种试验处理设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供试蚕300头。从1龄开始一直到上族,在同室同饲养条件,采用同块桑地的桑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饥饿与再投喂及不同投喂频率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饥饿与再投喂的实验结果表明:条石鲷幼鱼体质量、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力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体质量与蛋白酶活力在饥饿6d后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酶活力在饥饿9d后才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淀粉酶活力在饥饿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恢复投喂后,除饥饿3d的幼鱼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各处理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蛋白酶与脂肪酶活力在恢复投喂后均有明显回升,且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但较长时间的饥饿处理(9~12 d)并未使脂肪酶活力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投喂频率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呈上升趋势,在投喂频率达到投喂2次/d后,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消化酶活力及肝体指数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饥饿3d后再经投喂,条石鲷幼鱼具有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补偿生长的效应逐渐降低.对条石鲷幼鱼而言,选择日投喂两次最合适.  相似文献   
6.
在碳酸氢铵中配合施用10~20%的海泡石,能明显地促进玉米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利用率提高7.8~10.9个百分点。海泡石配合施用量为10~15%时,玉米籽粒产量增加,超过15%时,玉米籽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1、北京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该饲料营养全面,可直接饲喂畜禽,不加任何抗生素,消化吸收率高,能减少畜禽的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8.
莱芜市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市范围内古树名木的实地调查,摸清了古树名木的分布、立地条件、病虫危害情况及生长状况,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档案;针对多数古树名木树龄大,管理粗放,长势衰弱,濒临死亡的现状,提出了改善立地条件,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树体加固和修复,复壮树势的科学管理措施,研究出古树名木生长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型海藻酸肥料肥效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藻是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褐藻胶和少量的酶、植物激素、多酚及多糖类等生理活性物质。经过生化处理后,作为新型肥料使用,具有增产、减轻病害、降低药残、改善风味等作用。为了研究其肥效,笔者根据农业部《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要求,在粮食、蔬菜、果树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旨在验证海藻肥的增产效果和相关功能,加快海藻酸新型肥料的推广。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作物玉米、甜椒、苹果。1 2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配对设计,小区面积40m2,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外设保护行。各试验点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