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禽霍乱,也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和野禽一种分布广泛的传染病,通常呈急性败血性过程和剧烈下痢,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为主要特征。2007年12月,增城市某鸡场18000羽50日龄肉鸡发生了本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芪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为豆科植物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hokicus(Bge)Hsiao]的干燥根。传统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人肺、归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补气药物之一。现代中医研究证实:黄芪可以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延缓细胞衰老,抗菌作用及抗疲劳,增强机体的适应性和抗病力等作用。在人医临床上用于抗癌、防癌,消除慢性炎症,并可起到延年益寿之作用;在养禽业黄芪不仅作为促生长饲料添加剂,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抗应激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鸽副粘病毒病,又称鸽瘟,是由鸽副粘病毒引发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不同年龄段鸽群发病,是肉鸽、种鸽养殖过程中的头号大敌。我国种鸽存栏量约为1300万对,但饲养模式落后,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方式存在,存栏1000~5000对饲养个体大量存在,造成鸽瘟发病的复杂性。虽然经过养殖协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鸽瘟预防与控制方法的宣传与普及,养殖场在鸽瘟预防与控制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较好的认识,在疫苗选择、免疫方法、免疫剂量等免疫程序制定方面都比较注意,个别场鸽瘟抗体数据平均值与离散度方面都比较理想(见表1),但仍然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鸽副粘病毒病,又称鸽瘟,是由鸽副粘病毒引发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不同年龄段鸽群发病,是肉鸽、种鸽养殖过程中的头号大敌.我国种鸽存栏量约为1300万对,但饲养模式落后,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方式存在,存栏1000 ~5 000对饲养个体大量存在,造成鸽瘟发病的复杂性.虽然经过养殖协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鸽瘟预防与控制方法的宣传与普及,养殖场在鸽瘟预防与控制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较好的认识,在疫苗选择、免疫方法、免疫剂量等免疫程序制定方面都比较注意,个别场鸽瘟抗体数据平均值与离散度方面都比较理想(见表1),但仍然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广州市增城地区农村犬狂犬病抗体水平现状,比较不同免疫程序对该地区农村犬狂犬病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抽取该地区一定数量的农村犬,随机分成4组:春秋两季2次免疫组(A组)、仅春季免疫组(B组)、仅秋季免疫组(C组)和春秋两季均不免疫组(D组)。对不同组别的试验犬只实施不同的免疫程序,并进行试验前后两次血清采样和抗体ELISA检测。[结果]试验前的采样检测结果显示:最后一次免疫在2014年10月和11月的试验犬只,抗体合格率分别是35.7%、36.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试验犬只抗体合格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后的采样检测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和D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0%、66.7%、94.6%和34.8%,春防免疫与秋防免疫主效应明显,交互效应不明显。试验犬只抗体滴度(Titer)均值和抗体合格率统计分析显示:A组与B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均差异显著;B组与D组Titer均值差异不显著,抗体合格率差异显著。[结论]综合认为,犬的性别和年龄对免疫效果影响较小;全年免疫一次的抗体合格率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及国家要求的全年维持在70%以上的标准;实行全年两次免疫,能有效提升犬只狂犬病的抗体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