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桑园夹种在我市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蚕桑生产素以时间短、收益快、经济效益高成为重要的副业项目。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桑田没有列入计划,不少地方自发采取桑饲夹种栽植或桑园夹种粮食,缓解粮桑矛盾,以求得蚕桑生产的立足和发展。但由于夹种不合理,许多桑园桑树稀、弱、病,夹种作物矮、黄、瘦,夹种效益低,优势未能发挥。  相似文献   
2.
<正> 1979年,我区由点到面,开始推广方格簇,经过一年的实践,初步掌握了方格簇的上簇技术,现将初步体会整理如下: (一)方格簇使用方法 1.簇片、簇架准备: (1)曝晒簇片。新购置的簇片或老簇片使用前,都必须经过日光曝晒,防止簇片潮湿影响茧质。 (2)簇片系结绳圈。  相似文献   
3.
多层活叶贮桑箱由贮桑盘和贮桑架组成,使用时在贮桑盘内斜插桑叶30余斤,盘内盛2斤水,借助3付木轮移入架内。每架可贮放桑叶150—200斤,然后在架的四周用塑料布复盖。此箱可保持稚蚕用桑新鲜,易  相似文献   
4.
<正> 绿盲蝽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桑树上也偶尔发现绿盲蝽为害,83年春蚕催青开始后,我区大部分桑园的新芽叶片上,普遍出现许多细小孔洞(见封三照片)。从叶片被害症状分析,有别于春季常见桑虫为害,后经广泛调查了解,查明证实是绿盲蝽为害所致。一般反映:今春大面积桑园由于发生绿盲蝽为害,桑叶减产达10%左右。同时被害叶的营养价值也有所降低,对春蚕饲养带来一定影响。我们对绿盲蝽危害桑树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回顾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程,养蚕布局曾进行过两次调整。1965年之前,由于都是利用农户家前屋后乔木桑养蚕,一般全年仅饲养春蚕、中秋(群众称之为桂花蚕)两期蚕。1966年开始,大力引种推广湖桑。为充分发挥其产叶量高的优势,第一次进行养蚕布局的调整。在饲养春蚕、中秋蚕基础上,增养夏蚕、早秋和晚秋蚕。逐步形成全年饲养5期蚕的养蚕布局。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秋蚕发种量最大的一批中秋蚕,由试养到基本全部实行春种秋养以后,为适应饲养蚕品种这一新的突破,确保稳产、高产,养蚕布局又一次进行了调整,由全年饲养5期蚕调整为饲养  相似文献   
6.
谈桑园套种经济潜力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的致富门路和多种经营项目日益增多 ,努力增产蚕茧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不断增强竞争力 ,已成为发展蚕桑生产的新课题。我市人多地少 ,人均不足 0 .8亩 ,努力提高桑田的产出率尤为重要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 ,积极寻找对策 ,是当前首要之举。通过几年的努力 ,桑园的合理套种由点逐步推开 ,至目前全市套种蔬菜 2 1 891亩。尤其是邻近市郊、集镇的村、组、乡套种面积较大 ,占桑园总面积的 30 %以上。1 桑园套种经济效益桑园套种为桑园综合开发闯出了一条新路。桑园套种蔬菜 ,由于有特殊小气候环境 ,挡风保湿 ,有利早…  相似文献   
7.
浅析如皋市养蚕布局调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合理的养蚕布局,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对实现蚕桑“二高一优”至关重要。针对近年夏蚕、早秋蚕逐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