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养蚕在壮蚕期发生传染性蚕病严重,为害面大,造成蚕茧单产和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因此,控制蚕病为害,便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壮蚕隔沙饲育,有利于防除蚕病感染,促进壮蚕健壮发育,促进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省蚕桑生产已形成了一批蚕茧生产基地,并逐步向集约化、适当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由于蚕农经营规模扩大。省力化养蚕技术不断普及,如大蚕隔沙育、室外棚架台、地面育等。采用与之配套的自动上蔟技术,对蚕茧生产起到了省力、省工、省投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在采用自动上蔟过程中,使用普通蔟具(草龙、篾折蔟等)则因单位蔟具面积熟蚕过多,导致柴印、双宫、黄斑等次下茧增多,降低了上茧率。因此,  相似文献   
3.
<正> 我校应蓬安县蚕业局邀请,1988年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派出四名蚕桑专业教师组成蚕桑技术咨询服务小组,深入蓬安县河舒、兴旺两区蹲点指导农民培桑养蚕技术,在当地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兴旺镇1988年养秋蚕2610张,总产茧79866公斤,单产达30.8公斤,比春季提高16.2%,比夏季提高68.3%,比1987年同期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省微粒子病逐渐蔓延增多,因烧种造成蚕种紧缺。据悉1988年,全省烧种达50余万张,占全年制种量的9%左右,严重影响了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就调查情况提出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 家蚕线虫病,日本从1902年开始发现,后来在日本各地又继续有所发生。据资料记载,此虫主要寄生于桑螟幼虫体内,在蚕体内寄生的较少。我国也很少发现。今秋,我们在饲养病蚕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病蚕以及这种寄生虫,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灭蚕病是四川省南充市蚕药厂生产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的蚕室、蚕具消毒剂,该药剂对家蚕核型多角体、家蚕质型多角体、家蚕微粒子孢子、黄僵菌及曲霉菌分生孢子、细菌芽孢等的杀灭效果和解除细菌毒素的效果与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效果无差异,同时它具有药效稳定、腐蚀性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是蚕业生产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药剂.  相似文献   
7.
<正> 养蚕生产中历来都是采用粉剂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很多蚕农没有听说过用水剂药物作为蚕体蚕座消毒,也不敢使用,怕出了问题造成损失。还有相当多的蚕桑技术人员对水剂药物蚕体蚕座消毒也心中无数,不敢盲目推广。他们认为本地气候特点是多湿,特别是夏秋多雨季节,湿度大,使用水剂消毒后座内湿度更大,容易发生真菌病,对蚕生长发育也不利,一旦发生问题难承担责任,还是老办法稳妥。因此,蚕体蚕座水剂药物消毒无法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多年来蚕茧质量较差,仅上茧率全省平均占70%左右,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和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上茧率低的原因有多种,但缺乏优良蔟具是一重要因素。 目前采用的蔟具中最好的是方格蔟,但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就我省现在农村经济状况,多数蚕农无力大量购置,仍大量使用草笼上蔟,并多次重复使用,有的甚至用油菜杆、竹桠、柏桠枝上蔟,这样即造成柴印、黄斑增多,上茧率下降。从91年开始,我们综合了方格蔟、篾折蔟的优点,结合农村现状,研制出了新型蔟具——篾片蔟,并开始在部分农村使用。经几年的摸索、应用及改进,现已逐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丝绸行业滑坡,各地毁桑严重,发种量锐减,蚕茧产量大幅度下降,我省1996年产茧量比上年减少40%多,是历史上少有的现象。虽然原因很多,其根本在于生产规模小、传统分散、粗放的蚕业生产,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无法与其它种养殖业争土地、争劳力。  相似文献   
10.
我省历年蚕茧单产较低.多年来一直在20公斤左右徘徊,且还有所下降,1996年全省平均仅为18.3公斤.除因行业滑坡极少数蚕农毁种外,造成单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消毒,传染病发生严重.如果要提高单产,必须加强消毒,减少蚕病,在保全蚕头基础上,再配合饱食和先进的饲育技术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