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草地改良措施探讨了禾草补播和人工草地建植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以期为有害啮齿动物的植被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50 hm~2,同时在围栏内选择20 hm~2样地进行垂穗披碱草补播和人工草地建植,探讨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和人工草地除物种数外,物种多样性指数(H′)、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其中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补播草地鼠害草地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人工草地补播草地鼠害草地。群落中垂穗披碱草所占比重亦大不相同,鼠害草地中垂穗披碱草比重不足10%,而补播草地和人工草地群落中,垂穗披碱草比重分别达50%和90%以上。不论是总洞口数还是有效洞口数,在3种草地中都存在显著差异,总洞口数变化在35~411,其中,鼠害草地的总洞口数是补播草地的2.28倍,是垂穗披碱草草地的11.74倍;有效洞口数变化在11~188,鼠害草地是补播草地的2.26倍,是垂穗披碱草草地的17.09倍,表明垂穗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草地植被特征间有不同的关系。无论是总洞口数还是有效洞口数与植物物种数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与H′间则呈二次函数关系;高原鼠兔总洞口数及有效洞口数分别与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及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结果表明,相对于鼠害严重草地,无论是补播草地,还是人工种植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鼠兔种群密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从小尺度的斑块状栖息地角度出发分析高原鼠兔干扰及不同干扰强度对植被覆盖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全磷(STP)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小型食草动物对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高原鼠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高原鼠兔栖息地及栖息地不同植被覆盖区土壤的 SOC、STN、STP 含量及土壤 C∶N∶P 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与未干扰植被覆盖区相比,高原鼠兔栖息地植被覆盖区的 STN 含量和 N∶P 显著下降(P<0. 05),C∶N 显著增加(P<0. 05),但 SOC 和 STP 含量及 C∶P 没有发生显著变化;STN 和 SOC 含量、C∶P 和 N∶P 在高原鼠兔干扰最大的核心区最低,干扰强度最小的边缘区最高;C∶N 在干扰强度适中的次核心区最高,边缘区最低;而 STP 含量在不同干扰强度的植被覆盖区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原鼠兔干扰及干扰强度会对其领地内植被覆盖区的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产生影响。高原鼠兔斑块状栖息地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植物丰富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原鼢鼠的采食造丘活动影响草地植被群落组成和结构,造成草地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土丘和植被斑块。本研究以冬季牧场中不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干扰下的植被性状为研究对象,探索植被群落组成结构对高原鼢鼠不同种群密度干扰的功能性响应。结果表明:植被高度随着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群落盖度和禾草丰富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物种丰富度及杂类草丰富度随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单峰曲线格局。地下总生物量随鼢鼠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杂类草生物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而禾草类生物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适宜密度的鼢鼠干扰有利于物种丰富度的提高,而低密度和高密度的鼢鼠干扰有利于草地中禾草生物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有关啮齿类动物群居起源相关的7个假说。资源防卫假说认为当资源(食物、水、庇护所)在时空上呈斑块状聚集分布时,群居有利于获取和保护资源。捕食风险假说认为群居能降低啮齿类被捕食的风险,因此在高风险栖境中群居较为普遍。社群温度调节假说认为在寒带和气候寒冷的地区群居有利于啮齿类减少能量消耗。旱区食物分布假说认为处于干旱生境中的啮齿类为减少挖掘洞道所需的能耗和弱化无收益觅食风险不得不形成群居。生活史约束假说认为体型小、脂肪贮存能力低、生长速率慢的啮齿类为能成功抚育后代而不得不形成群居。由于构建洞穴耗能巨大,因此窝巢共享假说认为啮齿类为减少能耗被迫共享洞系进而形成群居。亲代投资假说认为由于亲本对后代的持续性投资,因而群居的形成是由子代推迟扩散导致的。最后,本文对啮齿类群居未来研究的热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卫万荣 《草地学报》2019,27(2):350-355
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结构决定着种群内个体捕食风险水平的高低。警戒时间、警戒频次和警戒距离是评价小型啮齿类动物捕食风险水平高低的三个指标。2017年采用录像法对不同种群密度和植被结构中高原鼠兔个体的捕食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警戒时间比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高原鼠兔警戒频次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警戒频次差异不显著;而高原鼠兔警戒距离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原鼠兔的警戒时间所占比重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性,警戒频次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无显著相关性,而警戒距离与植被群落高度和盖度呈显著负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植被群落高度对鼠兔警戒时间和警戒距离的影响要大于植被盖度。以上结果说明,种群密度越大,植被高度越低,盖度越小,种群内高原鼠兔个体的捕食风险水平就越低。  相似文献   
7.
豆科牧草来源匮乏始终是制约高寒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除了天然草地资源本身的限制以外,豆科牧草人工草地的建植也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鼢鼠(Myospalax)危害。研究表明,鼢鼠对豆科等轴根系植物具有强烈的采食偏向性,而对禾本科等须根系植物则表现为相对冷淡。据此,本研究采用在豆科草地外围种植禾本科草隔离带的方式,从草种选择、隔离带宽度、种植方式等技术环节对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禾草隔离技术是防控豆科人工草地鼢鼠危害的有效方法,平均可减少危害量82.4%以上;一年生禾草的隔离效果明显优于多年生禾草(P0.01),短期多年生禾草明显优于长期多年生禾草(P0.01);隔离带宽度应控制在3~5m之间;豆科草地建植当年以一年生、短期多年生和长期多年生混播隔离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学地位,采用网格穿刺法对高原鼢鼠不同洞道空间与植被性状的对应关系以及对洞道上方植被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道空间与鼠群密度成负相关,35%~45%的洞道空间是鼠群密度升降的临界区间,也是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的区间;适度的洞道空间(35%~45%)对草地植被盖度无显著性影响,但对物种多样性、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则存在显著促进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禾草的优势度(P<0.05),弱化毒害草和根茎型莎草的竞争力;洞道上方植被物种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植被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盖度则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同时,禾草和杂类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毒害草和莎草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因此,高原鼢鼠对植被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建设和修复的性质,是植被自然动态过程的组成部分,即使从人类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这种影响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植物次生代谢物与草食动物的相互关系研究是当今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阐述食草性啮齿动物对植物次生代谢物所采取的回避、膳食调控和食物混合等行为策略。回避行为是啮齿动物通过条件反射性学习(由食入植物次生代谢物后的不适感而引起的条件反射性拒食)和摄食前食物的加工而避免或减少植物次生代谢物对其的伤害作用;膳食调控通过单次采食量的调整而避免一次性采食过多次生代谢物而导致生理中毒,从而使啮齿动物能在复杂多样化的环境中生存,膳食调控包括单次进食量调控和两餐之间的间隔控制两方面的内容;食物混合意味着摄入植物化学物质的多样化,而化学物质的多样化有可能导致不同毒素的中和或毒性的降低,进而减轻动物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啮齿动物的种群调节理论一直是业内研究者争论的重点,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外在因素对种群变化起到关键作用。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小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造成波动的外在因素进行了综述,概述了食物、降雨、降雪以及温度对不同种类啮齿动物种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