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探究淹水条件下氮肥比例对水稻根表铁膜形成量及对镉吸收转运的影响,开展大田试验,选取早稻株两优819(低镉品种)、陆两优996(高镉品种)和晚稻湘晚籼12号(低镉品种)、玉针香(高镉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水稻全生育期施氮量为180 kg·hm-2,设3个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分别为4:4:2:0(T1)、8:0:2:0(T2)、6:0:2:2(T3)及不施氮处理(CK)。水稻分蘖期和乳熟期,整株采集水稻,测定植株各部位镉含量和根膜铁、镉含量;成熟期测定根、茎叶、糙米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稻季低镉品种根膜铁含量为分蘖期>乳熟期,高镉品种根膜铁含量及镉吸附量为乳熟期>分蘖期。株两优819、陆两优996和玉针香乳熟期根膜镉含量以T1、T2处理时较CK有所降低,T3处理时最高,湘晚籼12号以不施氮情况下最高,T2处理下最低。高镉品种陆两优996不同时期根膜铁含量与根膜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高镉品种玉针香分蘖期根膜铁含量与根膜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乳熟期根膜铁含量与叶、穗镉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水稻根和茎、叶镉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施氮可降低早稻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提高晚稻根和茎、叶镉含量。不同稻季糙米镉含量在氮处理下显著降低,施氮量一致情况下,改变氮肥比例对低镉品种株两优819和湘晚籼12号糙米镉含量无明显影响,高镉品种陆两优996和玉针香糙米镉含量以T3处理降低最明显,较CK分别降低52.72%和74.13%。由此可知,淹水条件下,可依据水稻品种,结合水稻镉积累关键生育期,制定合理的氮肥比例以降低糙米镉含量。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草地退化现状、驱动力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退化是过度放牧、开垦土地等人为活动及不利自然因素影响下草地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的一种过程.从植被和土壤两个方面论述了川西北草地的退化现状,并分别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草地退化的驱动力,针对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以促进川西北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除草地有毒植物,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采用2,4-滴丁酯乳油和猪秧净(有效成分为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种不同的化学除草剂对红原天然草地进行有毒植物的化学防除。结果表明:1)施药4 d左右,各种有毒植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茎叶扭曲,15 d后部分有毒植物的地上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2)2种除草剂对缘毛卷耳(Cerastium furcatum)、花锚(Halenia corniculata)和遏蓝菜(Thlaspi arvense)的防除效果显著,均达到100.00%,对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的防除效果均不显著,猪秧净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的防除效果显著高于2,4-滴丁酯乳油;3)有毒植物的总体防除效果均表现出高剂量水平显著优于低剂量水平的特点,即:2,4-滴丁酯乳油(1 350 g/hm2)、猪秧净(1 012.5 mL/hm2)防除效果优于2,4-滴丁酯乳油(900 g/hm2)、猪秧净(675 mL/hm2)。  相似文献   
4.
对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及松潘县珠芽蓼果实产量、总糖及能值三方面的能源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7个采样地珠芽蓼果实产量和总糖含量总体差异显著(P<0.001),3号采样地果实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采样地(鲜重117.222 g/m2、干重46.226 g/m2),总糖含量最高为5号采样地(54.16%),平均总糖含量49.73%;2号、3号和7号采样地珠芽蓼果实的能值大小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平均能值15.85 MJ/kg。2)经相关性分析,果实干重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珠芽蓼盖度和地上现存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各因素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在不统计不同产量草地面积的情况下,果实年产量在红原县地区达17 387.81~105 674.34 t(鲜重),年产糖分8 646.96~52 551.85 t,在若尔盖地区达15 172.04~92 208.01 t(鲜重),年产糖分7 545.06~45 855.04 t,有望成为具有潜力的野生碳水化合物类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5.
实验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方法,有利提高科研效率。综述了多种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水稻中的研究应用,归纳整理了现有的大型蛋白互作数据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