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研究分析了饲料中分别添加6%和9%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桑叶添加量增大,肉中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升高,但蛋白质含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6%组肉中脂肪含量最高为16.02%。9%组猪肉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最大分别为0.94 mg/100 g和0.27 mg/100 g。猪肉中共检出6种矿物质元素,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9%组猪肉中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76 g/100 g、1.04 g/100 g、0.97 g/100 g、1.13 g/100 g和1.78 g/100 g,高于6%组猪肉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9%桑叶粉能显著改善肥育猪肉品质,提高优质蛋白质量和增加猪肉鲜味度。  相似文献   
2.
对巴克夏猪种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巴克夏猪起源于英国中南部的巴克夏(Berkshire)郡和威尔(Wileshire)郡,1862年正式确定为一个品种。早在清光绪年间,就由德国侨民将巴克夏引入我国青岛一带。至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等广大地区,巴克夏猪在养猪生产中杂交利用广泛,对我国猪种的改良起到一定作用~([1])。新金猪、北京黑猪和山西黑猪等的育成都有巴克夏猪的参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杜长大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3.
旨在比较藏绵羊母羊7个部位肌肉(臂三头肌、冈上肌、股四头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胸斜方肌和小腿肌)的营养成分、肌纤维特性及其与产肉性能相关基因( AKT1 mTOR FAB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含水量均在75%左右;小腿肌的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背最长肌(P>0.05),腰大肌的蛋白含量低于小腿肌(P<0.01);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高于除腰大肌外的其他部位(P<0.05),而小腿肌IMF含量最低(1.15%)。肌纤维横截面积大小为冈上肌>股四头肌>臂三头肌>小腿肌>胸斜方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是股四头肌>冈上肌>小腿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胸斜方肌>背最长肌;背最长肌密度最大,高于冈上肌(P<0.05);肌纤维面积、直径与肌内脂肪含量均呈负相关,而肌纤维密度与IMF含量呈正相关;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2),而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6、-0.831)。 AKT1基因在小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部位(P<0.05),而 mTOR基因在股四头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小腿肌、背最长肌(P>0.05),显著高于臂三头肌、冈上肌及腰大肌(P<0.05),与胸斜方肌差异极显著(P<0.01); FABP3基因在小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除冈上肌外的其他部位(P<0.05)。 AKT1 mTOR基因表达量与肌肉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其中 AKT1基因与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1); FABP3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8)。综合分析可知,藏绵羊小腿肌更符合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羊肉特点的要求,而背最长肌相比于其他部位嫩度更好; AKT1 mTOR基因表达量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蛋白质合成呈正相关, FABP3基因表达量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IMF沉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此研究测定了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及其杂种一代猪肥育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结果显示,巴×苏F_1代猪在120~180日龄体重迅速超过父本和母本。150日龄日增重最高达880 g杂交优势明显,具早熟特征,后期逐渐降低,苏太猪日增重最大时期为180~210日龄,莱芜猪全期生长缓慢。巴×莱F_1代猪除90日龄阶段30~180日龄各阶段及肥育全期日增重始终显著高于莱芜猪。巴×莱F_1代猪和巴克夏猪肥育全期料重比最小,分别为2.97和2.82。莱芜猪每千克增重耗料最多高达4.52 kg。研究发现,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杂交的F_1代猪具有较好的长势并能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